823節 哪裏來的這麼多糧(1 / 2)

現在的秦家村已今非昔比了,它是秦家北村、西村、南村三個大村子的統稱,其中每個村子都是人口超過兩千人的大村子,這還不算,借著去年開荒免稅政令的下發,重新統計荒地的機會,因秦家村形成的秦家鎮由於人口過多的緣故,直接變成了秦家縣,後來大家覺得這個名字不夠霸氣,便改成了將軍縣。

試想,連雙嶺村現在都有了雙嶺鎮,秦家村這樣也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目前,清露在將軍縣附近區域,共擁有近千頃的地,當然了,實際上這些地並不全是她的,有些是已經分出去了,不過是掛在秦懷恩的名下免稅而已,真正屬於她的大約有八百來頃,並且還在隨著西北的開戰,在不斷的減少中。

公叔瑾和旁聽的官員們,心情都有些複雜,他們好像又想起,去年的時候,秦懷恩也是這樣在西北大肆圈地,在“貪婪”的背後卻並不是為了私利,這夫妻兩人做事,倒是完全相同,或者……公叔瑾心中猛然間一動,難道這些都是清露的主意?!

帶著這樣的猜想,公叔瑾忽然發現,他以往似乎是對清露缺少一個公正的評價。

已有官員問,“顧長史的意思是,以後秦夫人手頭的糧食還會更多?”這個話是有歧義的,暗含著對清露的懷疑和不善。

但為官多年又早有充分準備的顧謝,根本就不和這些人打這個馬虎眼,朗聲道,“應該說,是整個東北出產的糧食會更多!”列舉出了一個個的具體數字。

清露在秦家村開荒,所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人口。

秦家村建立的頭一年,聚集過來的都是秦懷恩在走排時認識的當地人和附近一些生活困苦的窮人,就算是拖家帶口的吧,也不過隻有百餘戶、千多人,當然了,這在地廣人稀的東北,已算得上是大村子了。

同一年,秦懷恩到了西北開始建露城,東北的糧商們在清露的組織下聞風而動,同時也發現了“開荒”的妙用,起了和清露一樣的開荒的心思。

第二年抓住江南鬧水災的機會,清露下令讓人去收攏人口,效果相當不錯,江南人口稠密,經過多年發展,耕地明顯不夠用,以至於連荒都無處可開了,再加上那次受災,留在祖地是真沒有活路了。

清露直接收攏上來的就有兩千多人了,這些人還呼朋喚友叫親戚,有的幹脆舉族都遷了過來,不過是幾個月的功夫兒,秦家村就變成了三個村子。

清露在秦家村中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來,怎麼可能不引起,在販糧過程中已嚐到甜頭的東北糧商們的注意?!

這一看,大家就發現了,秦家村有人脈,離鬆源府府城碼頭極近,水運便捷,當地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還有山貨和山參等多條發財的路子,絕對是個“風水寶地”,立即蜂擁而至,有銀子的出銀子,有下人的出下人,有力氣的出力氣……

於是,秦家鎮就這麼自然形成了。但,這也到了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