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節 一個令人無比愉快的決定(1 / 2)

兩人商量完之後,對視了一眼,都發現那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和輕鬆,從對方的眼中和臉上直透了出來,不由齊聲道,“早知如此……”他們就早不幹了!

這樣的話,又引得雙方一陣大笑,等笑夠了,清露說,“我怎麼覺得又餓了?”叫下人要了藥膳來吃,邊吃邊感歎道,“我現在才發現,我很久沒有這麼開心過了。”自打聽說公叔瑾將唱《卷珠簾》的戲班子叫進宮後,她的心就一直不安穩。

睿兒輕聲說,“是我帶累了姨母!”隨著年齡漸長,就算有些事兒,清露依舊瞞著他,可他自己還是發現了太多的問題,他越發覺得清露和秦懷恩為他做得太多了,或許,還有為父王吧?!

如果不是顧忌著自己的前程,清露和秦懷恩何必到京城來受這份罪?!連帶著表弟們也處於危險之中,在小嶺村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好嗎?

清露做了個鬼臉逗睿兒,“話可不能這麼說,我還是覺得你師傅做將軍,來銀子比較快一點!”這個也並不完全是胡說。

想當初,就算養了雄麝,每年有幾十萬兩銀子的收入,清露還是覺得公叔瑾昧下公叔寧的財產很多很多,王府是富貴的,可是後來,當秦懷恩把在西北賺到的銀子和東西拿回來時,清露反倒認為王府很窮了。

這並不是因為公叔寧的財產變少了,相反,公叔寧回京後,通過一次次的賞賜,往年公叔瑾“借用”公叔寧的那些財物,基本上都是加倍補回來了,可以說,睿兒接手的王府,是一個相當富裕的王府。

隻不過是清露自己擁有的財產變多了,這才讓她在不知不覺中,眼界一下子便提高了。

因為根本就不關心,秦懷恩恐怕一直不清楚,清露現在最大的收入,並不是來自於他胡亂統計的那些,而是來自於“銷贓”。

潘夫人名下的香料鋪子和珠寶鋪子,已經分別開了兩家,合起來共四家了,規模全都很大,各自叫做“西香閣”和“西寶閣”,主要販賣來自西域的出產。

表麵看起來,這四家鋪子的生意就夠好的了,說日進鬥金也不為過,可實際上,無論潘夫人還是清露的收入遠遠比外人知道的要多得多,這是因為她們不僅是經營者,還是供貨商,做得絕大部分是無本的買賣。

為什麼會開分店,原因就是她們手頭的貨物,永遠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還堅決不肯降價,現在,她們除了這四家,已在燕京選好了地方,打算再開四家,店鋪正在建築裝飾中,規模比現在更上了一層樓。

別說清露和潘夫人手中有著大量珠寶,就連露城軍中,也開始有很多將領,在“脫貧致富”後,不再用積分換什麼田地和宅子了,而是改為了價格昂貴的香料和珠寶。

要知道,在所有的生意中,種田實際上是利潤最低的,隻要有了能保證一家人衣食無憂的田產後,要再多的,也沒什麼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