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這次西北和談,為了節省軍費,身為帝王的公叔瑾就能忍得下這口氣,做為戰勝方,既不要求歲貢,也不要求對方割地、賠款、朝拜,到底是維護住了西北的和平。
為什麼皇上在和談之後,對秦懷恩大加褒獎,在清露看來,就是因為秦懷恩很好地做到了公叔瑾想做卻做不到的事兒——既保持了大楚的尊嚴,又讓朝廷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哪怕其中有一部分到了清露和秦懷恩的私人手中,那也是大楚得了,不是嗎?
說實在的,清露知道這些後,是挺欽佩公叔瑾的,而且在不損害自家利益的前提下,清露也幫朝廷解決了很多困難,不然的話,北平不能像現在建設速度這麼快。
同樣的,睿兒和秦懷恩也對皇上很是崇敬,這不,睿兒在西北時,就開始為公叔瑾說好話了,但這並不能讓清露突破最後的底限。
睿兒直接遞給了清露一份文書,“皇伯父已經決定照此頒旨了!”特地強調,“這次的差事和我沒任何關係!”
如果以上的那些困難,是公叔瑾的底火兒的話,那麼今年田稅的沒有增加,就是導火索了。
今年是公叔寧提出開荒免稅律令的第六年,也就是說,恰好該有一大批開荒出來的田產該上稅了,但這樣的田產是多少呢?
答案是一畝都沒有!
這個結果,就連當初的提議者清露聽說後,心中都憋著一口氣,況且是身為帝王又急等著用銀子的公叔瑾了。
在清露去西北之前,朝廷就已經再次展開了徹查全朝田產的事兒,對此,清露就曾斷言,“不會有任何結果的!這是律令的漏洞,不改變製度,就無法解決!”
開荒田產哪裏去了?自然是都掛靠在了官員們的名下,免稅去了!
開荒不像是以往的田產,尤其是東北這樣的沃野,那一開就是一大片啊,隻要你有銀子去投入,利潤還是很高的,還好管理,哪個官員不蜂擁而上?
但清露沒想到這些人會這麼狠,一畝都沒給朝廷留下,公叔瑾這樣的人,不采取大動作,就奇了怪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身兼官員、勳貴和皇親國戚多重身份的自家人,不管公叔瑾如何決定,總會受到波及,並不是清露一味地給朝廷輸送現銀和賺錢法子就能買得置身事外的,單看被波及的程度了。
幸好,清露對各種情況都早有準備,這一次,西北隻留下了一半兒的小廝,顧謝等人已經跟著一道回來了。
文書不長,清露很快看完了,點頭道,“嗯,我覺得不錯。”其實吧,清露還是覺得朝廷對這些人太好了,免稅的畝數太多,官員們的俸祿都那麼高了,還免稅百頃,至於勳貴和皇族更厲害,免稅千頃,一頃相當於兩百畝啊,二十萬畝土地,清露簡直無法想像那到底是多大的麵積,這些人投胎得來的效益真是太大了!
清露將文書交還給睿兒,“說吧,這次你分到的又是什麼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