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聽了後,點頭微笑,對自家小孩兒這種不斷成長的正確是非觀念,深感欣慰,對秦懷恩管教兒子們時的嚴厲,也不那麼排斥了,當然了,要求不降低,並不等於方法不可以改進,有些底限清露還是要緊緊守住的。
好吧,清露也承認,隨著年齡的增長,混小子們的惹禍能力不斷進化,才是她越來越同意秦懷恩“辣手”培養兒子們的主要原因。
最欣慰的則是公叔瑾,畢竟,這些蠹蟲們歸根到底享受的都是朝廷的供奉,而有些道理,礙於情麵和感情,他是沒法子講的,就算身為皇上,他也沒有指著人家鼻子,說人家不會教導孩子、不會管家的道理啊!
清露卻通過這出戲,把他不好說,不能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嗯,說得還比他要好上很多。
這讓公叔瑾有了種找到“正確使用”清露的感覺,其中的美妙感受,實在是不可對人言明的。以至於,在推廣這條律令期間,不管朝堂鬧得多麼厲害,政事多麼繁雜,他始終都保持著非常好的心情,身體更是極為健康,原本讓很多人擔心的心悸之症,完全不見了蹤影。
卻沒想到,一向對自己、對他人都嚴苛到寡情的他,也有像這樣得意忘形的時候,導致他不知不覺中按照清露的設計一步步走了下去,最終走到了他十分不願意接受,卻已無法改變的那一步。
身為帝王,公叔瑾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有了清露、四皇子、睿兒這樣的得力幫手之後,絕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於是,在律令頒布不久,有些勳貴就因表現優秀,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律令是不可能改了,但旁的卻可以。
比如,一些原本三世而斬的勳貴,被公叔瑾特賜延了一代,當然了,也不是隨便什麼人家都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在這些不多的幸運兒中,有兩家是清露十分熟悉的:一個是潘淩峰的父親安平侯,一個是丁誌成所在的丁家。
安平侯自然是因表現出色配合朝廷才得此殊榮,還有潘淩峰的功績在裏麵,雖說是已經分家了吧,但一家人畢竟是一家人,皇上惠及親屬的意思很明顯。
而此時就看出來分家的好處了,這不,潘家有兩個爵位,就是兩千頃的免稅額度啊!當然了,你得能掙到爵位才算數。
安平侯世子,潘淩峰的嫡出大哥,簡直樂壞了,就連潘夫人都到清露這裏說了好幾回的話,一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派頭。
至於丁家,已經被公叔瑾打壓到底了,這回自然是老老實實的,而該給他們家的,公叔瑾也不吝嗇,和安平侯府的錦上添花不同,對已然衰敗的丁家來說,皇上此舉絕對是雪中送炭!
這種方式的賞賜,力度實在太大了。
此恩典一出,所有勳貴再無人鬧騰,因為有人想到,既然能延,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削奪呢?一旦被奪了爵位,那他們還有啥理由鬧騰呢?!
可以說,沒經過任何正麵交流的清露和公叔瑾,在這件差事上配合得相當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