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兒的那些早已成年的小廝,需要獨立的空間,有一些甚至還需要單獨的書房。
而秦小四他們最喜歡大家熱熱鬧鬧地擠住在一處,所以需要蓋的屋子就比較少,就連身為主子的秦小四,都是和自己的小廝們一道席地睡大通鋪的,並且樂在其中。
接下來完成的,是情況和秦小四大體相當,實力略遜一籌的其他秦家三個兄弟,然後大家一起爬到了樹上,邊看邊討論方才發生的異狀。
“和以往沒什麼不同啊”;“我們選的位置沒錯的”;“爹也還是選了偏在一旁的地方”……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秦懷恩重來不讓除了清露以外的人近身,就連孩子們,一旦不需要照顧了之後,也立刻移出他們的臥房,這是他兩輩子以來養成的習慣,隻不過前一世,因生活條件不好,他不喜歡也得忍著,所以並沒人發現。
這一世到了軍營後,發現這一點的人非常多,以至於他才成了最難刺殺的主帥。
秦懷恩這個習慣在進山帶孩子時,也是一樣的,所以每次他都會單獨給自己建一幢屋子,就連建屋子都不需旁人動手,說是旁人建的他看不上。
其實後麵這一點,秦懷恩是胡說的,隻不過因為剛開始建屋子時,他心存了考校孩子們的心思,這才用這個做借口。
“哎呀,”過了一會兒後,秦小三終於發現了問題,“爹這屋子的位置,是哨位啊!”接著有幾個在陣法上成績優異的小廝,也先後看出了端倪。
別看是荒山野嶺,他們建屋子的選址可是大有講究的,必須完全按照陣法來,這陣法還要依照山勢而轉換,此外,還要考慮水源、交通等生活方麵的因素。
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後,這些人不僅早就掌握了這些常識,還形成了一種默契:居中的屋子最大最好,是給秦懷恩和睿兒準備的,秦懷恩不住,睿兒就和他當值的貼身小廝住,其他小廝的屋子,則會形成一個錯落的包圍圈兒,圈兒的外圍是秦家兄弟四人的屋子,位置很考校人,必須是守護裏圈兒的關鍵位置,然後是秦家四子的小廝們,圍繞各自的主子,環環相套形成錯綜複雜的第二個守護圈兒,此外,最先建的並不是人住的屋子,而是狗窩和馬棚,位置也不是隨意的,要方便照顧,要有警戒作用……
說白了,秦懷恩帶的這些人,並不是在建房子過日子,他們實際上是在紮營啊!
開始時,秦懷恩的屋子總是建在被某人忽略的位置上,出錯的倒黴蛋,就得把這屋子拆了重新建,增加的工作量是一種懲罰,然後是倒黴蛋的下人們,重複相同的懲罰。
漸漸地,出錯的人沒有了,秦懷恩就會隨意地選個位置,建自己的屋子,為了不破壞陣法,他的屋子通常都會離開一段距離,所以方才秦懷恩選那個位置,孩子們並沒看出來什麼異樣。
直到研究了一通後,才被小三一語道破。
秦小四依舊不解,“哨位?哨位為啥要建屋子?”以往他們也都是要值夜的,但並沒為此單獨建屋子,“建屋子就建唄,還用得著爹親自動手,這回頭到底是拆還是不拆啊?!”哨位就該大家合力去建,可這到底算是誰犯了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