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勇探百獸崖(1 / 2)

百獸崖內這幾日也不怎麼安寧。

半腰的石洞中囚禁著天國中窮凶極惡之人。雖各個窮凶惡極,但在幾萬年中崖內也平平靜靜相安無事,隻因這洞口設有層層結界和機關,非一人之力所能消除,要消除這洞口的結界需當時設此結界之人全部到場,齊施法術收回各自施下的結界方可,然而對於那個機關則從來沒有開啟過。機關看似設置繁瑣,攻不可破,相傳卻隻需一支石簪即可開啟。此石簪非是字義上的石簪,乃是女媧當年補天的五彩石墜落之後裂出的一段石柱碎屑,隱在人間的一座仙山,也不知多少萬年前,一位仙尊將已被雕琢成簪形的五彩石柱呈給當時的天王,自己便隱居於天國的某座仙林之中再未現世。

天王把這寶物置於天國靈氣彙聚最旺盛的地方,賦予王位的象征,後世代代相傳。

若幹年後有一世天王某日駕雲出遊,行至一斷崖旁,見半腰有一天然岩洞,便降下雲頭進洞觀望,洞內雖暗如黑夜,但淙淙的流水聲和撲鼻的花果香卻充溢其間。他不禁喜上心來,命人在洞壁上掛滿夜明珠並深鑿岩洞,擴充空間。然而當工匠們夜以繼日的鑿了半月之後,新一層的岩石卻再也鑿不動分毫,空間已足夠大,開鑿也就此作罷。起初天王隻是在洞中置了石桌采些鮮果飲飲清茶愜意度日,時間久了這裏似乎成了他的第二個寢宮。

臣下們經常為公務前往洞中催請,次數多了,他便不耐煩起來,請出已隱居的師父在洞口設置了一道機關。師父見他如此也沒多加勸阻,隻在臨走時仰天長歎道:王矣,心矣,亡矣,心止矣。便踏雲而去,從此再無蹤影。

然天王一心全在洞中,並不懂這句話的道理,仍覺得機關不夠嚴謹,遂找來天國最神聖強大的寶物加以禁錮。五彩石簪閃耀的光束恰好落入他的眼中,他不顧群仙的反對,強行將石簪的靈力注入機關之中,自己則將石簪留在身邊帶進了洞中,從此再沒有誰能隨意進入洞中,而他隔些時日會出去處理一下事務批閱一下公文。

時日久了,天國漸漸的不太平起來,然而他並沒有察覺。終於整個天宮爆發了大規模的****。他的大兒子篡奪了王位,天國又漸漸的太平起來。然而他卻很久沒有出來了,察覺出異常的現任天王帶領天兵來到洞前,由於機關設置怪異繁瑣且有石簪靈力護持,天王便命人把機關一側的岩石摧毀,終於進得洞中,看到的卻是平整的躺在石榻上早已風幹了的上任天王的屍體,桌上的果子仍然新鮮散著芳香,杯盞中的酒釀仍舊滿杯醇香四溢。

漸漸天國開始流傳說此洞中藏有邪惡的鬼魅,能令眾仙神智惑亂,進入洞中會法力盡失。為防這種謠言越傳越廣,天王下令封了洞口,禁止人們再進此洞。

五彩石簪也隨著天王的離去再無蹤影,有的說是被鬼魅攫去,有的說新任天王第一個進洞後將石簪藏了起來,恐有人再用它進洞,但更多的是在說石簪仍在王家代代相傳,如今公主珺嬙手中的千璧簪就是當年那個能打開機關的五彩石簪。

又幾世後,時任天王本著慈悲為懷的心念,不再誅殺犯了罪孽的仙人,而是將他們關進此洞,並攜幾位德高望重的仙家共同在洞口布下結界,令他們在洞中自生自滅。

此崖洞中有這樣邪性的傳說又關著甚多十惡不赦之人,人們漸漸對它產生了極度的恐懼,遂稱呼它為百獸崖,尋常小仙都不敢靠近。

這些雖然都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傳說,然三人成虎,天國的小神仙們老神仙們都愛把這個鬼魅洞的傳說講的玄之又玄,聽了心裏不免有些發毛。

珺嬙降下雲頭踏上洞前平台的時候,心裏稍稍的擔心了一把。

她雖然從不相信這洞中存有鬼魅的傳說,也不懼怕洞內關著的罪人會把她怎麼樣,但當自己的雙腳真的踏上洞前的地麵後,一種微乎其微的恐懼感便從四處攏了過來,不禁另她心跳加快了兩下。

洞內傳出悶哼的撞擊和鎖鏈聲。珺嬙小心翼翼的向前走了兩步,把臉貼在結界壁上仔細的往裏瞧。透過層層的透明結界,裏麵黑黢黢的沒有任何亮光,仿佛處在遠古的混沌之中。隨著她的靠近,裏麵也漸漸安靜下來。她換了個位置繼續貼著結界向裏看,目光所及仍是漆黑一片,亮光仿佛被鬼魅吸走隻留這混沌的黑暗。

想到鬼魅她不禁全身一個激靈,迅速的站直身子離開結界,然後深吸一口氣,在心中安慰了一下自己,又把耳朵貼近結界。裏麵詭異的安靜。當她把耳朵離開結界想站直身子的時候,裏麵傳出輕微的鎖鏈聲和窸窣的摩擦聲,聲音很低很慢,裏麵的人仿佛在很謹慎的做著什麼。珺嬙一喜,是有人看到她了,她又把額頭貼近,用手指輕輕敲了敲結界。當她瞪圓了眼睛在結界內的黑暗中搜尋的時候,一聲憨啞的吼叫伴隨著尖銳的鎖鏈聲從洞內急促爆發,她還沒反應過來,一張肮髒可怖的大臉已貼近結界與她額貼額、鼻碰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