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又是天海會造的孽!(1 / 2)

塑料桌上,擺著熱騰騰的三菜一湯一羹,散發著誘人的香味。

三菜分別是“黴幹菜豆腐”、“缸覆筍燒肉”和“六月飛雪”,湯是“金針香菇湯”,羹是仙都特有的“敲肉羹”。

在黃飛和唐嫣然的眼裏,這些菜格外的親切,因為這都是在家鄉的時候經常吃到的,在天海卻是難得一見。

比如這第一道“黴幹菜豆腐”,是仙都盛傳數百年的特色土菜,此菜用料選自當地常見的黴幹菜以及鹽鹵點製的豆腐,以其質樸味鮮而帶有濃鬱的家鄉風味而贏得人們的衷愛。早在唐朝時期,仙都已建縣,據有關史料記載,黴幹菜豆腐當時就已成為民眾的家常菜。當時仙都一些偏遠山村生活艱苦,自釀的豆腐就是家中最上等的食物,豆腐內的豐富蛋白含量卻也使的這些淳樸的百姓獲益匪淺,尤其是正在月子中的少婦,豆腐和上自製的黴幹菜香味四溢,雖然天天幹菜豆腐,但也百吃不厭,豆腐的蛋白充足補給,使的坐月子的少婦們奶水豐足,養育出的寶寶因而白白胖胖,真是其樂也融融。由於黴幹菜豆腐特有的質樸味鮮,營養價值豐富,老少皆宜,很快就流傳於當地,深受鄉紳的偏愛,並盛傳至今。

第二道“缸覆筍燒肉”也是仙都的特色菜。缸覆筍,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在筍剛破土采摘之日,覆上缸甕,上壓重石。三五日後,筍在缸內卷縮回環,色白嫩脆,其美如玉,再加上五花肉一起烹製,就成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第三道“六月飛雪”,提起這道菜,這裏還有個故事。

從前,有婆媳二人以磨豆腐為生,媳婦長像甚醜,且身有瘡瘍。六月的一個清晨,婆婆讓媳婦把豆腐渣存放起來,由於天色朦朧,醜媳婦錯把豆腐渣倒進了鹽缸裏,婆婆在燒菜時,誤把豆腐渣當鹽使用,結果,這“鹽巴”怎麼也不會融化,猶如飛雪,仔細一看發現居然是豆腐渣,於是一怒之下,罰醜媳婦一日三餐都吃這豆腐渣。

說來也巧,沒過幾天這醜媳婦的皮膚變白變光滑了,瘡瘍也好了。消息傳開,當地每家每戶都把豆腐渣用來做菜,既可食用,又可醫用,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食用,清涼解毒,就更有風味了。

金針又名黃花菜,曾經是仙都的特產,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采摘之後,往往都會曬成幹,存放起來。金針幹跟香菇一起烹飪煮成湯,又鮮又香,營養價值又高。

如果說前麵三菜一湯讓黃飛食指大動的話,那麼“敲肉羹”卻是讓黃飛感覺格外的驚喜。

黃飛從小喜歡吃羹,吃得最多的就是豆腐羹和千張羹,還有就是豬血羹,而這敲肉羹因為需要肉作為食材,黃飛家裏窮,往往都隻能在逢年過節或者紅白喜事上才能吃到。

“敲肉羹”細切精肉,拌以山薯粉,置於砧板,以刀背敲肉。鍋內調上湯汁,然後將肉下鍋,攪拌成羹。此羹滑、爽、脆、鮮,四味俱全,在仙都幾乎人人愛吃。

“黃飛哥,嫣然姐,今天沒買什麼菜,都是一些家鄉帶過來的幹菜烹製的,嚐嚐味道怎麼樣?”

紀曉燕說話的時候,紀曉風憨厚的笑著,笑容裏透著天真和質樸,黃飛甚至都產生了錯覺,仿佛眼前憨笑的是個尚未長大的小孩子。

“看到這些菜,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肯定好吃~!”

“曉燕,今天我和黃飛算是有口福了,你們也別站著了,一起吃啊~!”

在雙方的彼此招呼下,四人都坐了下來,黃飛也沒有客氣,先舀了一勺“敲肉羹”放入口中,羹入口即化,又鮮又香,不禁輕聲讚歎:“好吃~!”

Tip:收藏+分享龍遊花都,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