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宮伶見沐春入內,隻好上前施禮問安,隨後見永王李繼翊也走了進來,便又對永王施禮問安。
永王李繼翊完全沒理睬眾伶人那火熱的眼神兒,一屁股坐下,便開始挑刺兒的嫌棄核桃酥的味兒不濃,皺眉道宮樂司這邊的下人不盡心,竟然敢偷工減料。
明王李繼潼便笑道:“是九哥嘴巴太過挑剔了。“
永王聞聽此言,一把勾住明王的脖子道:“誰教你如此沒大沒小的,竟敢調侃你九皇兄。“
明王忍不住嘟囔道:“你哪裏有皇兄該有的樣子。“
永王將胳膊收緊,壞笑道:“誒呦,長能耐了是吧!竟然還敢教訓我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明王被勒得難受,便向晉王求救,並對永王道:“九哥你就知道欺負我,還是三哥待我最好。“
永王聞此言甩開手不悅道:“你個忘恩負義的小子,我對你哪裏不好了,你忘了上次你生辰,我送你的寶劍了,那可是前唐名劍青龍,你知道我花費了多少金錢和功夫才尋得這青龍劍給你當做慶生之禮。“
永王李繼翊說完,十分不滿的敲了明王的頭一下。
明王笑得有些狗腿的點頭道:“九哥這話說的倒是,三哥在討人歡心這方麵確實做得不稱人意,我生辰的時候,他竟然送我最討厭的書籍,而且還是很難讀懂的四書五經。三哥是應該多向九哥學習討教,尤其是平時討女子歡心,九哥最是有經驗。“
永王李繼翊又敲了明王李繼潼腦袋一下:“我聽這話,怎麼不像是在誇我?“
明王捂著腦袋賠笑道:“是誇獎,沒有錯。“
晉王看著永王與明王兄弟二人說笑,心思卻是在都在沐春身上。
沐春忙著指導宮伶預備端午節筵舞蹈,並未注意兄弟三人動向。
明王李繼潼完全就是一副小孩子心性,興致勃勃的湊到沐春近前,問道:“父皇會在端午宮筵宴請朝中重臣,共同悼念以身殉國的屈夫子,弘揚臣子忠心之道,不知郡主準備了怎樣的舞樂?“
唐國舞蹈有文武之分,宮伶跳“文舞“時,著大袖舞服,躞蹀蓮步,舞姿婉轉輕柔。跳“武舞“時,宮伶著小袖舞服,旋轉跳躍,舞姿英武激越,番邦胡舞多為武舞,如渾脫舞和劍舞。
沐春命王婉兒與明珠領著眾宮伶下去,換上了大袖五色紗雲衣,永王看後,讚了一句“尚服局的手藝越來越好了!“
晉王並不在意這些,隻是在悠閑的喝著茶,沐春便示意奏樂,起舞。
宮筵大多以悠揚飄然的文舞開場,王婉兒站在中央位置,左手執右衣袖半遮麵,其他宮伶都圍在她身邊半蹲著,看啟勢,像是“順聖舞“。
順聖舞有讚揚風調雨順,感念聖恩的寓意,但每宴必使舞之,像是永王看多了,便覺得沒什麼新意,有些厭倦。
不過,王婉兒與明珠舞技精湛,雙雙蓮步輕盈,身姿聘婷,雙袖舒展似翩翩彩蝶,令人有種想要挽住飛揚的彩色衣袖,逐蝶與之同舞的感覺。
眾宮伶姍姍起舞,猶如百花逐顏盛開,輕緩柔和,似能聞到陣陣幽香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