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懷鄉感歎(1 / 2)

沐春似困龍於井底的這段時間,彩袖一直為沐春憤憤不平,覺得伊德妃這一次,做得太過分了!

沐春倒是什麼都沒有說,整日端坐在書桌前作畫,彩袖抱怨累了,便侍候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沐春作畫。

眼見畫紙上的鳶尾花似能隨風擺動,戲於花間的蜜蜂栩栩如生,似活的一般,便歎這幅畫是難得的佳品,問沐春要不要裝裱起來?

沐春仍舊如以往一樣,讓人隨意的收起來,然後默不作聲的繼續畫畫!

沐春靜心在華仙苑作畫的這段兒時間,劉皇後不斷的在莊宗麵前施壓。

原本,劉皇後覺得趁晉王再次陷入昏迷這個難得的好機會,將立儲之事提上日程。結果沒想到,竟然有人跳出來,開始為永王李繼翊鋪路,這令她完全始料未及!

劉皇後從未想過這個風流名聲在外的九皇子,能夠鬧出什麼幺蛾子,結果最近永王在兵部當差當得非常好,先前那些支持晉王的人,就開始拿永王說事兒!

雖然不知道這些人是因為覺得晉王可能恢複不了了,要真心擁戴永王,還是暫且用永王來當擋箭牌,來個緩兵之計,以待晉王康複。

不管是什麼,劉皇後都不像事情朝著不可預料的方向發展,她必須,盡快讓自己的兒子守王,坐上儲君之位!

於是,莊宗夜晚在集仙殿尋歡作樂之時,定有劉皇後與景進,還有王婉兒在側作陪。

話題,無非縈繞著立儲之事兒,莊宗被三人哄得十分開懷,沒堅持幾日,便應允了劉皇後,準備再次在朝堂之上,頒布詔令,立守王為東宮太子!

可惜,天不遂人願,早朝時,有軍報道,李紹琛自稱西川節度使,奉詔代孟知祥將軍,招諭蜀人,三日間,已集眾至五萬,舉旗謀反。

李紹琛所將,多為河中兵,乃郭崇韜將軍舊部!

李紹琛與眾人言:“國家南取大梁,西定巴、蜀,皆郭公之勇,杜相之謀,而吾之戰功也。然郭、杜皆無罪族滅。冤哉,天乎!奈何!“

河中將焦武等思及從前,無不落淚,痛心疾首,道昏君無道,殘害忠良,奴役百姓。如今各地紛紛揭竿而起,吾等當共討無良老賊!

莊宗聞此消息,早將立守王為太子的事情拋之腦後,讓與李紹榮同去征討叛軍趙在禮的魏王李繼岌,升為正招討使,任圜為副招討使,領將騎七千,與都指揮使梁漢飆、監軍李延安,前往討之。

魏王李繼岌於前線征討叛軍,朝中的呼聲一下子變高,韓淑妃覺得自己這回的兵行險棋,顯然十分成功,而劉皇後那邊,自然是氣得個半死,後宮的氛圍,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張。

華仙苑,卻是一片寧靜,幾乎都快被人遺忘了!

眨眼間,就到了九九重陽節!

莊宗一早,便帶著劉皇後、韓淑妃,以及幾名嬪妃,還有皇子守王,申親王李存渥等皇親國戚,出門踏秋!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皇帝皇後不再宮中,留在宮中的下人們,在屋簷上插了茱萸之後,便都先去高處登高“避災“,然後再三兩結伴,帶上一些吃食,去九洲池那邊賞菊。

劉皇後與守王,因為要趁魏王李繼岌不在皇城、晉王李繼元仍舊昏迷未醒、永王李繼翊未成氣候的這段時日,抓緊將守王的太子之位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