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後千秋壽宴(1 / 2)

晉王見沐春與永王針鋒相對,互不相讓,就提議由當事人趙月嬋自己定奪!

晉王此番言語,令沐春不好再繼續堅持,永王李繼翊卻有些不悅的對晉王道:“三哥,你隻說問趙采女的意見,為何不征求我的意見?“

晉王李繼元聞此言,便隻好問道:“那你不願意嗎?“

永王李繼翊不假思索的回道:“像趙采女這樣才貌雙全的佳人兒,若是入住永王府,我當然深感榮幸之至了。“

晉王李繼元橫眉睥睨了嬉笑的永王一眼道:“就你話多。“

說完,晉王凝目看向一直侯在下方的趙月嬋,結果還不等他問話,聽了上方爭論多時的趙月嬋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奴婢學得一身技藝,隻想入宮為伶,遂了天下第一名伶的心願,並沒有攀龍附鳳的其他想法,望明鑒。“

晉王李繼元見趙月嬋表明態度,隻想入宮為伶,並不願入永王府,便對永王笑歎一句:“九弟,看來你的魅力也並非如你所說的一般,是天下無敵啊!“

說完,他命趙月嬋上前,親自賞花於她。

喜不自禁的趙月嬋在接過賞花後,再次叩謝永王李繼翊和晉王李繼元的賞識,言語中並未提到沐春郡主半句。

沐春也不嗔怪,若無其事的輕呷一口已經變涼的貴妃茶,目送趙月嬋聘婷的身影離去。

采女甄選喧鬧了整整一日才圓滿結束,入選的新晉宮伶二十有九,其中舞技一流,且姿容出眾的王婉兒、趙月嬋,以及多少沾了一點兒皇後光的明珠,被稱為新晉“唐伶三美“。

而在這三人之中,趙月嬋因沐春郡主與永王李繼翊的爭執聞名。後來,更因有景進的提拔賞識,風頭最盛。

莊宗在看到了入選的伶人們個個才華卓越,十分的滿意,對沐春讚賞有加,賜下不少的封賞,這令那些羨慕沐春之人,越加眼熱。

莊宗也嘉獎了辛苦的晉王李繼元,以及湊熱鬧的永王李繼翊,尤其是對於永王舉薦趙月嬋一事,給予了不小的褒獎。

莊宗十分滿意今年的宮伶選秀,對沐春幾人道:“馬上就是太後的壽辰華誕了,朕預備大擺千秋筵,宴百僚,舉國歡慶。千秋筵的歌舞,宮樂司今年要費心了,讓新晉的宮伶們,好好的大顯身手一番。若是討太後歡心,大家皆有賞。“

莊宗說到這裏,忽的神情一暗,輕歎道:“前不久,皇太妃於晉陽驟然薨逝,太後未能見最後一麵,因此悲哀不食累日,邑邑成疾。朕雖盡心盡孝,日日娛玩盈前,但太後至今未嚐解顏。你等,可知朕意?“

皇太妃劉氏乃是先王李克用正妻,太後曹氏乃是妾室,二女皆是果敢多智之人,先王李克用還在世時,二人曾皆在先王功業上多有謀略相助,彼此惺惺相惜,恩如兄弟。

莊宗本是曹氏所出,庶出繼位,登基時,不顧生母曹氏阻攔,嫡庶顛倒,尊生母為太後,立嫡母為太妃。

當時,劉太妃赴曹太後宮中拜賀,曹太後羞愧不已,不肯受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