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做生意第一筆錢賺的是最來之不易的,這話用在他身上卻著實不恰當,放在今天講,他的第一桶金是在國際貿易中的轉口貿易裏麵得來的,先把雲滇特有的茶葉偷渡到東南亞,這地方人民富足,生活水平高,對茶葉的需求很大,再有一點,軍火商也很多,原來蘇聯還在冷戰那會兒,所有的軍火,大多數都集中在東南亞等地。
用茶葉換取槍炮,接著,北上,穿過東海,半跨太平洋,到達衝繩,衝繩屬於倭國的軍事重地,那個時代,倭國內部政治鬥爭逐漸厲害,各地也紛紛建立自己的武裝,開始為接下來的內戰做準備。
這下好了,汪直給地方又送來了槍炮,賣給了對方槍炮之後,帶著幾箱金子榮歸故裏。一趟下來,賺了的錢夠他家幾代人賺的,在大家的羨慕眼神下,他也是嚐到了甜頭,索性就開始幹起這一行了。但這一行終究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不合法的,這性質比投機倒把更嚴重,最後沒轍,索性不再回家,在衝繩定居了下來。
也就是在定居的那一年,倭國的內戰爆發了,趁機,靠著手裏的先進武器,又擴大了自己的地盤,當時流行這麼句話:天皇第一,汪直第二。
單憑這句話,便可以看出對方的厲害程度,說起為什麼這麼厲害,歸根結底,也是無心插柳,當時海上並不太平,海盜猖獗,汪直的貨船也是時而發生被搶的現象。
這情況他能忍?嘴裏罵道:“草你們祖宗,這也太不拿我當回事兒了,這也太不拿我這一船軍火當回事兒了。”
一聲令下,組建了一隻隊伍,專門用來保護貨船的安全,先進的武器再加上良好的訓練,在當時可真是戰無不勝,慢慢的,海盜不多了,做為這片海域的攪局者,這怎麼能行?興風作浪慣了,猛然安靜下來他們反倒是不習慣了,於是不辭辛苦的這群人充當起了海盜。
剛開始汪直還想製止,但當手下把搶到的貨物送過來後,傻眼了。心裏說道:“乖乖,這他媽的比我還狠!”見當海盜來錢這麼快,便從原來的不允許過渡到了默認,又從默認轉為了支持,慢慢的,組織越來越龐大,大到完全就是一個武裝力量。
這下好了,自己真的是徹底在衝繩立足了,其他人一看形勢不對,眼看著衝繩不可能再容下第二家了,便收拾收拾行李,離開了這裏。
“汪叔,別傷了肝火。”
說話者,叫毛海峰,他的來源比汪直更加曲折。當初同汪直一起做生意的還有一人,作為對方的鐵杆狐朋狗友,毛兵是想都沒想就直接加入到了汪直的創業隊伍中來。
不賺錢還好,賺了錢,毛兵心裏不舒服了,心說道:“我比起還賣命,差不多一切都是我照顧著,憑什麼分紅時隻給我一個基本工資?喂狗呢?”
都是性情中人,一個不高興,直接另起爐灶,自立門戶後,剛開始確實賺了錢,但相比較而言,此人運氣沒有汪直好,沒做幾單成功生意,便被政府給盯上了,前前後後打理一番,之前賺的錢也用的差不多了,心想現在可以撒開幹了吧,結果回回出海,回回遇到風暴,運氣差到了極致。
沒錢為了繼續維持,便想起來了汪直,厚著臉皮找到了對方,想要借錢。
汪直是什麼人?那可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什麼是商人,無利不起早,其他人愛誰誰,想借錢是吧?給我拿憑證,給我找抵押。
要說毛兵這個人也真是人如其人,哪個正常的人會把自己的親侄子當做抵押物,壓給對方?不辜負自己的名字的他還真就這麼做了。
同自己的侄子毛海峰揮手告別後,一個轉身走進了甲板艙,帶著錢回了國,再一次出海,這次不光貨被卷到了海浪之中,就連他本人,也喂了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