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事畢(3)(1 / 1)

蘇玉道:“你若真擔心,那好,等張家人找到你麵前,紙上是哪個指頭按的,你就切了哪根手指,你敢嗎?”

蘇老婆子眼睛一瞪:“你瘋了,那人不就殘了嗎,誰敢娶啊?”

蘇玉端起茶,慢慢的喝著。

這話當然隻是一說,事情還沒到那個份上,再說了,那些個流言,張家若不盡快解決,恐怕全鎮的人都會知道張家的醜事,張秀才的仕途,也算是完了。

這種事若偷偷的做成了,不說出來,沒人知道,別人也就不會當回事,若若是鬧了出來,誰不看笑話?

蘇桂花眉一擰,眼中透著一投堅決:“這是個好法子。”不就是掉一根指頭嗎,竟然這麼簡單。

蘇玉看到蘇桂花的表情,也笑了起來。

看不出來,桂花姐生得柔弱,性子倒是個要強的,這樣的人,有一股韌性。

桂花的事,家中除了蘇玉跟蘇老婆子,誰也不知道,蘇桂花安心的住了下來,不過,統共也沒住到三日,蘇玉就帶著一家子人,遷往安定縣了。

他們離開的時候,張家已經流言搞得焦頭爛額,張秀才的名聲真是臭了,若不是有幾個同窗為他擔保,他那秀才的身份怕是也保不住。

至於那賣身契,過了幾天,又傳出一則流言,說那大兒媳婦是張家在從流民堆裏捉來的,張家人見人家漂亮,打暈了人偷摸著按了賣身契,傳得有鼻子有眼的,連細節都是清清楚楚的。

這一下,張家的名聲更臭了。

他們不敢在縣裏呆下去,後來搬到了鄉下,至於張良木跟張娘子,並沒有跟張秀才兩口子分家,總共就這一個兒子了,怎麼能分家?

若是真分了,那是張良木不孝,子不言父之過,張秀才就算不是東西,也輪不到張良木來說。

嶽家人擔心張娘子跟張家老兩口住在一起生事,就湊了銀子給張娘子租了個鋪子,讓張良木跟張娘子在縣裏做起了小買賣。

張馬氏不在,沒有挑剔張娘子,她的日子不知道舒服了多少倍,臉上的笑都多了幾分。張良木事業心重,忙著掙錢,每月給張秀才兩口子送些銀子,再看看他們。

張秀才為了這事臉麵盡失,在縣裏都不敢出門,現在住到村裏,倒是自在了幾分。後來,當地村民知道他識字,還是個秀才,求著他教孩子們識字。張秀才名聲毀了,也斷了繼續科舉的念頭,倒是一心一意教起了書來。

周圍的村子都將孩子送了過來,張秀才成了老師,張馬氏也成了師娘,每當有孩子這樣喊她,張馬氏的心都跟吃了蜜似的甜。

現在想想,這樣的日子也不錯,她甚至有些後悔,當年不該讓自家男人繼續考科舉的,若是將那讀書的錢攢下,給她大兒用,大兒的身體也不至於那樣差,還是小時候沒養好啊。

至於蘇桂花的事,張家人再沒提過,當初就是因為這事鬧得沒臉,現在哪敢再提。

蘇玉從柳陽縣回安定縣,這次人多,所以走得慢,每路過一個縣都會買點本地的特色東西,再帶著上路,這東西越來越多了。

這日,到了平樂縣,蘇玉去了銀樓,銀樓中金銀首飾最多,珠寶其次,這日,蘇玉竟瞧兩串珍珠,一串有小指拇蓋那麼大,有扁有圓,另一串則是更小,不過每一料都差不多圓。

蘇玉隻盯著看了一會,那銀莊的掌櫃就笑吟吟的過來了:“客官好眼力,這東西可是昨個才到的。”

蘇玉隨口道:“這東西怎麼賣?”珍珠這東西以前見過不少,並不覺得稀奇,她準備幹這行,所以來問問價。

掌櫃笑得親切:“你可瞧,這多白啊,全是新珠,可不是那等老珠,這一串,顆粒略大,還有一串,粒粒一樣。這東西,這個價。”

掌櫃的伸出了一顆手指。

蘇玉問:“一百兩?”挺貴的,比金子還貴呢。

掌櫃的搖搖頭。

蘇玉皺了皺眉:“十兩?”這兩串珍珠這麼小,十兩,價錢不太高啊。

掌櫃的一臉詭異的看著蘇玉:“十兩,一顆都買不到!這一串一千兩,這一串一千二百兩!”

蘇玉脫口而出:“這麼貴!”

掌櫃的一臉理所當然:“這珍珠可是珠民一顆一顆從蚌裏摸出來的,你瞧瞧這成色,晶瑩透亮,你瞧瞧,周圍這幾個縣,可就我家店裏有。”

蘇玉的腦中冒出兩個字: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