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下紀大人是否聽賣溜口老頭講笑話之事不表,且說皇上得到紀大人的奏本,火速派兵來剿匪。
清兵來府剿匪,要吃要喝要住,兵部要奉天供給養,奉天要高知府籌辦軍費,給誰剿匪,誰受益,清軍給古榆府剿匪,當然受益的是古榆府的居住之民。可是,如果不剿滅這股匪幫,他們就不去奉天,不去京城憂國憂民嗎?真是豈有此理!高知府有點憤慨,他持奉天府丞送達的文書,對白良說:“我們曾為朝廷剿匪,采取了挑唆狗咬狗,乘機拾狗毛的辦法,無中生有籌措了軍費,現在本府又麵臨集捐軍費的事,真讓我撓頭。你有何高見?”
白良想了想說:“大人,小的以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什麼意思?請細講!”
白良說:“小的還沒有想明白具體的辦法,隻是以為這筆錢要從那些惡霸和奸商身上集取。不妨我隻身去深林找隱士,求教他!”
“好!隱士是我們的諸葛亮啊,快快去吧!一路小心!早去早回!”高知府如同有了救星,高興地說。
不言白良去深山叢林去找隱士,隱士又如何給高知府出謀劃策,單說這一天,古榆府所轄的梨樹縣的一個土豪惡霸李大馬哈的家門前,來了一個陌生的世俗人和一個道士,站在他家門前指指點點。到了晚上日落時就走了,次日還來,晚上再走,接著還來,一連三天,天天如此。看著不像強人的樣。看守家宅的家丁在牆頭的炮台中把這看到的一切,報告給惡霸李大馬哈。李大馬哈說:“開槍打跑他們算了。”家丁說,他們當中有一個道士,萬一打不跑,他行了道術,我們會遭災的。
李大馬哈不怕官不怕匪,官來了他用錢擺平,匪來了,他們同流合汙,怕的就是江湖術士,因為這些人會什麼法術,一旦得罪了,不知災從哪裏來,他信這個,所以他就格外地怕。聽說門外的人中有道士,便說:“不可得罪,請他們進來!”
家丁打開院門,走上前去說:“二位師傅,本家主馬大爺請你們到宅中少歇!”
這二人也不謝辭,隨著家丁進到了深宅大院,見了馬大哈,口稱:“老爺,小人得罪了!”
李馬大哈施禮後,說:“本老爺在此地居住,遠不服,近不怕,無人不敬我,無人不懼我,更沒有人敢隨意窺測本老爺的居所,凡有此行徑者,一並視為歹人,或拿下處死,或以槍擊跑!你們二位連著幾天在本老爺房前屋後巡視,本應治罪,但是本老爺是敬法術之人,因見道士相麵貌不凡,特邀請來一敘,不知法師在何發現!”
李大馬哈是一個吝嗇鬼,清王朝達官顯貴在南裏跑馬占地,他在這裏也是學著樣子,欺壓貧民百姓,巧取豪奪了一片又一片土地,富甲一方,從不繳納雜稅捐銀,梨樹縣知縣軟弱無能,不敢惹他,任他橫行鄉裏,欺壓百姓,他又自報老爺,成了一方的土皇上。
道士聽問,說:“大老爺,貧道周遊四海,雲遊八方,見了許多藏財聚寶之地,沒想到有眼福,行到此地,看到大人府上的地下所埋藏的銀子氣衝九霄啊!”
李大馬哈聽了,眼睛都直了:“你說老爺我府宅地下有銀子?氣衝九霄是多少數目?”
那陌生的世俗人接過話來說:“我隨法師學道,法師曆來隨便張口吐露真情,在下多言了,依法師私下的透露,這銀子的數量富可敵國。”
這李大馬哈利令智昏,說:“太好了。不過,這是哪來的這麼多的銀子啊?”
道士說:“貧道既來了,就告訴你吧,你所居住的這地方,是成吉思汗的打獵之地,那時,他要把祖宅遷到科爾沁草原,選擇了古榆府的查罕牛,用馬匹馱著數不盡的銀子,要把銀子藏在查罕牛,但因查罕牛所處於四麵城一帶胡子猖獗,隻好臨時在這裏建銀窯,藏金埋寶,你命當富貴,成吉思汗的銀子就埋在你家的院內,你就住在成吉思汗的銀窯上。你發了,你這下子富可抵國了。”
“啊呀!法師能幫我指出具體的藏銀子的方位嗎?”李大馬哈迫不急待地問。
道士說:“好是好,不過!”
李大馬哈當多大明白道士的意思,說:“本老爺一定會有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