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燈塔上的指示燈一般都是用400瓦的金屬鹵化燈,這是因為除了有上麵的各種優秀指標之外,還有就是這種燈在大霧裏的穿透力非常強大,射程也非常的遠。
不過金屬鹵化燈也是有它自身的缺點。首先就是熄滅後無法再次立即開啟,需要等候3到5分鍾的時間才能恢複;其次是它的耗電量比較大,點上一個小時,幾乎就要花上半度的電;第三它需要配備特殊的鎮流器,因此相對比較笨重;第四就是它與LED燈相比,差距的比較大,它壽命低,光效低,光衰大,最主要一點是容易自燃;最後就是金屬鹵化燈點燃時會產生高溫,在燈罩的前方需要帶上防護罩才行,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因此現在的燈塔上選用的光源,有4種,一般老舊的仍然沿用了金屬鹵化燈,新建的或是新設計的,就采用了氙燈光源、無極燈,還有一種是LED燈。
其中,氙燈光源比起金屬鹵化燈的特點,就是能隨開隨關,自身散發的熱量也比金屬鹵化燈小一半以上,點燃的時候非常靜音。但是它的缺點是壽命更短,亮度比同功率的金屬鹵化燈會低上8分之1,同時更換燈泡很不容易。
而無極燈,又稱“電磁感應燈”,是集電子、電磁、真空等技術於一體的國際第四代節能環保型新光源,具有結構簡單、無電極、無燈絲、高光效、高顯色性和長壽命等特點。但是無極燈的理論壽命是6萬小時,而實際上,目前大功率電子鎮流器技術還沒有獲得根本突破,同時,元器件,包括“電解電容”壽命,在無極燈高溫環境下,隻有16000小時。目前技術條件下,無極燈實際壽命不足8000小時,因此不能引用理論壽命作宣傳,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它的光效太低,功率一般最大隻能做到185瓦,不能其他幾種的高效光源。
最後黃石也如同其他人那樣,把目光投向了LED的光源,畢竟LED的內在特征決定了它是最理想的光源去代替傳統的光源。它體積非常的小,非常的輕;耗電量低,它消耗的電能不超過0。1W;使用壽命長,在恰當的電流和電壓下,LED的使用壽命可達10萬小時;同時它高亮度、低熱量,因為它使用的是冷發光技術,發熱量比普通照明燈具低很多;最後它是環保和堅固耐用,可以回收再利用。
隻是燈塔的探照燈是買來了,包括電源線和開關都已經安裝到位了,但是在晚間的時候卻沒有像現代社會那樣開起來,畢竟現在的東洛島還是一個封閉的小島,還不歡迎其他路過的船隻到訪,在島上沒有建立起一隻常備且強大的海軍部隊,這座小島純粹就是鮮香四溢的唐僧肉,隻怕每一個路過的各路妖怪都會被它吸引過來,黃石雖然不怕,但是處理起來畢竟是件大麻煩。
“等我的人員再多一些,等我的鐵皮船買到的時候……”黃石一邊檢查著這些燈具的情況,一邊在心裏暗暗琢磨著,他昨天回返造船廠的時候,已經接到寧帆的電話,他那邊的動作很快,按照原來兩個商量的辦法,他已經找到門路給一家造船廠下了兩艘的“鐵甲艦”,如果速度快的話,那麼幾周之後,黃石大約就能開著“鐵甲艦”縱橫在16世紀的海洋上。
檢查完一圈的瞭望塔的裝備,這時正好一名的戰士也過來彙報,“希望號”離港口隻有6海裏遠了,再過一個小時,大約就能到港。
黃石走過來,自己也通過台式的觀景鏡觀察了一下,原先如豆大的“希望號”已經變成了象蘋果一般大小,船上的那麵的風帆那是被得渾圓脹滿,帶著船兒向這邊是飛行的駛來。
船上的人員這時也從螞蟻大小變成了綠豆大小,在望遠鏡中黃石看到他們熟練的做著各種的操作,而那些移民估計也都是老老實實的呆在船艙裏,在甲板上並沒有看到一個。
黃石決定要回到剛才被他“拋棄”的那一撥人中去,臨走前囑咐了戰士們一句,“好了,我先下去了,你們好好的工作。”
戰士們敬禮後,目送著黃首長緩緩地的消失在山腰的小徑上。
……
“希望號”慢慢的靠向了碼頭,船上的水手們把高高掛在桅杆的風帆收了起來,並且把它們用專用的粗繩紮好,接著從船上向浮動碼頭這邊拋出了纜繩,又在船頭和船尾的位置各自放下了鐵錨。
而在碼頭上的幾個工人把纜繩撿起來後,把它們牢牢地固定在了浮動碼頭的定位樁上,現在的這一切都操作的熟練異常,顯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