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於山水間涅??(1 / 2)

李軒毫不猶豫選擇了A。

選擇題沒什麼難度,有些句子單著讀著,直覺就感覺這句話不對,這就叫作語感,李軒想他語感還行。

語感是閱讀累積鍛煉而成。

前世,李軒高中語文不怎麼好,或者說對語文不感興趣,那時除了名著,就沒怎麼看課外書,除了應試作文,就沒寫過其他文章。如此下來,語文水平可想而知能好到哪裏去。

真正改變是大學。

他不是文科,卻看了許多雜書,那可不是高中時候泛泛而談,終日懷想天空,而是落在實地上,什麼書都看。事實是讀書會使人上癮,特別是雜書,體會到好書裏自恰的邏輯,就會發現思辨的世界是非常精彩的。

高中必讀的名著,包含人生多少營養,實際沒給他多大幫助,反倒是後來看的一些雜書,至今記憶猶新,每一段時間再看,總有新的啟迪。

當然,閑暇時也讀網文,為各種腦洞和想象力所折服,總而言之,閱讀量高了之後,人文素養提高不少,李軒自認為碾壓大部分高中生沒問題。

李軒做完了選擇題,接下來非選擇題文言文翻譯和詩歌鑒賞,這部分也純粹靠古文閱讀量。

緊接著現代文閱讀後,最後就是足足有六十分值的作文。

於尖子生而言,就靠語文拉差距,決定你是年段前十還是前三,而語文靠作文拉開差距。

李軒看了教室前台上的時鍾,還剩下七十五分鍾可以供他完成作文。

作文題:

智慧是一種經驗,一種能力,一種境界。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樣子。請以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

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李軒看著作文題,陷入了沉思。

這作文題目,乍一看無疑是議論文是最好寫,不過以智慧為論點,不免就落入俗套,不管怎樣大談特談,本質上和其他學生沒差別,文章沒有自己的特色,無法獲得李軒想要的高分。

現在還有時間去思考,想出新意來。

難道用文筆取勝?

李軒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一個好的切入點,最後考慮了一下,拿起筆寫上他的作文題目:“《於山水間涅槃》”

起筆:

“張潮在《幽夢影》裏曾說道,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山水之秀,實則是詩人之靈。於詩人眼中處處是景,步步是畫。”

好文章要的精彩開頭,也就是常說的鳳頭,到這裏就差不多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豐富的內容,也叫文章的豬肚。

“……有人說智商高就是智慧了,我看不然。”

“叔本華說智慧是規避痛苦而不是追求快樂,於山水走過,或悟道,或悟禪,在歲月走過,歸來仍是少年,這才是一種大智慧。”

文章到這裏戛然而止。

一篇作文就浮出水麵,李軒很滿意,沒什麼好繼續寫的了,選擇收筆結束。

這不是議論文,而且記敘性散文,切合應試要求,單純歌頌真善美,文筆又優美,拿到高分,應該是綽綽有餘。

平心而論,這篇作文看過不會記下什麼,更不會有多少回味的地方。但是,絕對超出同齡人水準了,在短短一個小時寫出這樣的文章,很了不起。

李軒四下看去,其他人大多都在寫作文。

寫作文,他想大多學生是喜歡的,誰都有表達欲望不是。語文作文,最能自由發揮。

目前為止,李軒在考場上,沒看到什麼作弊現象,這考場的學生按照中考成績排到一塊,現在看來大部分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