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都是送分題(1 / 2)

時間不知怎麼從指間消失,朝陽杯數學競賽的日子忽然就到了。

時間是星期天。

按照考試要求,所有報名參賽的學生都參加第一試,成績優秀的選手才有資格參加第二試。朝陽杯二試的地點是華附中學,這一所高中升學率和清北人數在省內十年內從未跌出過前三。

一試的比賽地點就沒有那麼講究,就定在本校。

星期天一大早,離考試開始還有一個小時時間,趙東明集合了高一數學競賽組的學生,目光帶著希冀,特意說:

“按照往年朝陽杯一試的試卷難度,你們這些人之中,有人甚至有希望考滿分。一定要認真,寫完後多檢查幾遍,千萬不要做完就提早交卷,多檢查是不會錯的。”

李軒無語,總覺得是在說他,老師怕他又提早交卷。

梁智慧倒是淡然的樣子。

同學們也議論起來,目光看向梁智慧:

“考滿分?開玩笑吧,能做完就不錯了。”

“不過,如果是智慧大神,的確是有那個可能性。”

雖然趙東明沒有說是誰,但競賽組大部分學生覺得是在說梁智慧。

梁智慧在讀大學數學教材,看著神乎其神,和其他人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李軒表現得中規中矩,就是正經地做題,就是一點比較特別,李軒莫名受老師重視。

往屆一試的試卷,競賽組的學生也做過,但悲傷的是,平均分不到四十分。這樣的狀況也實屬正常,高考數學試卷順暢做下來,對於他們而言都有些難度,何況競賽試卷。

走之前,幾位同學都拍了拍梁智慧的肩膀,“智慧大神!看你的了。”

梁智慧人氣還是不錯的,不是高聯,競賽組大多數學生把這次競賽當作練手,表情看上去是比較輕鬆的。

梁智慧卻眯起眼睛,看著李軒的背影,微微皺眉。這一個競賽組,從其他同學身上,他感受不到壓力,唯獨李軒是例外。

那天運動會李軒問了他些數學問題,後來他就時常找李軒交流微積分,對微積分簡直入了迷。

然後他就震驚地發現李軒連泰勒公式也懂。

李軒的數學真實水平到底到那一層次,他也看不透。

而李軒似乎被他學微積分的熱情嚇到了,說了一段讓他印象深刻的話,“好吧,智慧同學,我可以負責的說,同濟大學出版的這本高等數學就是給人喂屎,枯燥乏味不說,整本書都在說概念,就是讓人看不懂,看這書的結果是,你除了死記硬背公式,什麼都學不到。如果你真的想要學微積分,建議看國外的書,就是普林斯頓的微積分入門讀本,也比我們國內大學教材好的。嗯,我是認真的。”

梁智慧就依李軒的話,花了好大功夫,找了外國微積分翻譯讀本。

結果就是這些日子,他都沒好好做題,整日沉浸在讀本,好處是有的,許多困惱他的問題豁然開朗,他有些明白為什麼有人說,不是學生不聰明,是國內教材太爛。

自然,梁智慧知道趙東明老師重視李軒的緣故了,所以現在趙老師說可能考滿分的學生,恐怕不是在說他,而是在說李軒。

梁智慧他心底不服。

他覺得李軒隻不過是書看多了些,才比他知道多了些,他想要證明誰的數學天賦最好,這一次競賽中超過李軒是他目標。

……

李軒和趙東明分開後,獨自走到考場坐下。

風從窗口的縫隙吹了進來,李軒心情比較放鬆。李軒的位置正好靠窗,他悠哉悠哉的將黑色簽字筆,和計算器和一套作圖工具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