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是喬思菱的成績在全市排名第五,李軒全市排名第十,單論李軒的理綜和喬思菱的文綜,兩人的全市排名還要更高,知道這個成績後以後二中的老師都挺驚喜。
二中是省重點學校沒錯,但在全市的排名,也隻能算前列,並不能算頂尖的那一批,像是實驗中學,華附中,外國語中學,明雅中學等一直以來都壓著二中,不止是競賽,高考的重點率都是比二中高。
每次市統考,實驗中學和華附中等這些頂尖高中幾乎包攬了前十,二中學生的成績,鮮有人能進入全市前百,更別說前十,學生能考出這樣的成績,已經算巨大的驚喜。
二中校長去高一教學組辦公室,特意地表揚了這次高一的成績。
說起這個成績,校長也很意外,“這次市期中統考,我們學校高一發揮得最好,不僅有兩個人殺入了全市前十,前一百也有很多人。”
年級長聽了不禁笑了笑,說道:“校長,其實我感覺是學生的努力才有這樣優異的成績,這還要多虧李軒,他的出現,讓學習成績最為頂尖的那批學生,前所未有的用功,連帶其他人也被感染了。”
校長不知李軒是什麼人,年級長就把李軒的事說了下,在十二班這個特殊班,但是成績卻爆炸好,不僅是平時考試好,數學競賽也表現出色,拿到了二中唯一的一個滿分。
“朝陽杯數學競賽考滿分也是他?”校長剛才是驚訝,現在是驚奇。
“就是他。”
“嘖嘖……”
身在逆境,卻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大概是這種感覺,反正校長聽後連連點頭,嘖嘖稱奇。
於是,期中考成績出來後的下周一的升國旗儀式下,校長當著全校師生的麵,重點表揚了李軒,說我們學校有一個學生,怎麼用功讀書。
順水推舟,李軒也被安排在高一升國旗儀式下,進行國旗下講話。
這起事,趙東明在前一個星期就提前告知李軒,要準備國旗下講話的演講稿,雖然李軒知道演講沒幾個學生會認真聽,但認真寫了一篇演講稿是少不了的。
能在國旗下講話的學生,無一不是在某一個方麵,表現得十分出色,或者成績特別好,或者學生工作做得好,這也算是一份榮耀。
當國歌結束,當校長發表完講話,就輪到李軒出場了,他沒有和其他學生在隊列,跟著學生會成員喬思菱,在旁等候了很久。
到了他出場的時候,聽到校長談起他,才緩步走到國旗下,拿起麥克風,準備進行他的演說。
這一天陽光依然十分燦爛,風很大,吹得李軒的衣裳獵獵作響。
喬思菱站在國旗旁,在李軒的身後,默默地看著李軒。
徐靈初在底下學生隊伍,安靜地看著,清澈的眼睛有點微光,唇邊輕輕飄著笑意。她的手裏還帶著手機,準備錄製下李軒的講話。
許銘也在看著,臉上說不清什麼表情。
除了前幾排的學生的臉,後麵的學生看不到,李軒深吸了一口氣,開始了他的講話: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為什麼讀書。”
李軒看了眼台下的學生,幹脆把演講稿給收起來,像是聊天般說了起來:
“首先我要說,我很高興能和你們共享這幾分鍾,當然我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是不樂意和我分享,覺得太乏味,太泛泛而談,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因為之前在台下,我也不太愛聽別人的演講,也覺得沒什麼意思。”
底下有了笑聲和掌聲,李軒的幽默效果不錯,很多同學覺得很有共鳴,都被李軒這段話吸引了,開始聽李軒演說了。
李軒笑了笑,繼續說:“但站在這裏,還是希望大家在這短暫幾分鍾時間,能和我一起思考,我們為什麼讀書?”
“高中前,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我學習讀書,完成作業,完全就是聽從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我想大多數同學,和我一樣,每天準時上學,上課聽課,都是被動的,被逼的。”
“這樣一想就很不妙了,如果隻是這樣,哪怕以後在上學期間,我們嚴格按照父母和老師話去做,高考考了好大學,卻不搞清我們努力是人生目標,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我們在青春所做了許多努力,在未來上了大學後,我們也很可能失去方向,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