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兩個世界(1 / 2)

這一天,李軒心情也是很好,上午去老師辦公室,還吹起了口哨。

趙東明在座位上,發現李軒好像挺樂,有點驚訝:“李軒,你怎麼了?好像今天挺開心?”

李軒解釋道:“沒事,就是身體後葉催產素分泌過多……”

趙東明:“??內分泌失調?”

李軒:“……”

神特麼內分泌失調,但是李軒也不好多解釋,總不能對老師說,他戀愛了,那不是自個找教育。

趙東明也沒在這上麵糾結,拿起兩份信封:“對了,老師叫你來是有正事。這裏有兩封信,一封是朝陽杯的全國十佳一萬元獎學金,另一份是朝陽杯數學冬令營的邀請函。”

李軒先打開較厚信封看,一萬現金厚厚一疊,美滋滋地笑了,然後才打開另一封信封,入目是一張邀請函。

趙東明笑著說:“這個朝陽杯冬令營雖然沒有保送資格,但是地點是在北大,大學教授會在期間講座,可以提升你的眼界和格局。機會難得,不要錯過。”

李軒點頭,心裏有些小激動。

一般人不知道,在高中單論學科競賽,最頂尖的競賽教練,和最頂尖的學生其實處於差不多的層次。

而高中競賽老師水平就弱了一些,差了一個檔次,這也是為什麼資源的重要,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師資力量把競賽搞上去。

如果連自個學校裏的數學老師都比不過,還想比得過全國最頂尖的學生,進入國集隊?

隻能說Too young too simple。

歐陽哲是上一次國集隊學生,全國選出來最強60人之一,數學比高中數學老師還厲害,完全是正常操作。數學學到這個階段,在高中已經學不到什麼,除了自學之外,隻能去大學研究更高等的數學。

李軒在朝陽杯展露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歐陽哲比較也不遑多讓,趙東明自認為教不了李軒這種層次的學生。

搞競賽大學教授檔次還在之上,聯賽的試題水平,北大教授肯定能保證做得出來,聽北大教授講課,對李軒肯定會受益匪淺。

無他,北大的數學在全國名副其實的NO1。

李軒也知道,這個去北大聽講座的機會,哪怕隻有十天,對他的提升也會很大。

其實對於李軒而言,還有一個快速提升的辦法,就是女裝,係統說女裝可以提升到學習能力,但因為他不肯女裝,很長時間不理係統,係統好像陷入自閉了?

趙東明有些感慨,“李軒,接下來你可有的忙了,不僅要去冬令營,愛尖子數學邀請賽老師也希望你去參加。”

李軒一呆,第一次聽到這個邀請賽,不由疑惑:“啊?老師,愛尖子數學邀請賽是什麼?”

趙東明笑了笑:“這個邀請賽試題是愛尖子教練所出的,難度和高中數學聯賽相當,時間在高中數學聯賽之前,基本可以算高聯模擬考。有誌於高聯出成績的競賽生,大多會參加去這個競賽來練手,每年都有百所頂尖高中學生參加,所以老師希望你也參加下,一來提前感受一下高聯的難度,快速進入競賽的氛圍,二來查缺補漏,增加考試經驗。”

“好。”

李軒點點頭,他重視每一次考試。

他前世參加過高中數學聯賽,知道高聯其實有一定偶然性,以往就有不少學生,上次進國集隊,平日隻顧研究難題,因為對高中知識的疏忽,對基本知識不夠重視,在答題表述時不夠清晰完整,在全國數學聯賽滑鐵盧。

此外,閱卷老師出現判卷失誤,多扣了幾分也是可能的,畢竟高聯判卷沒有嚴格到高考那種層次,誰也不能排除這種疏漏。

全省頂尖學生之間的較量,萬裏挑一,幾分之差就可能會被犧牲掉,畢竟省隊隻有六人,一次考試不能確保不會埋沒優秀人才。

不是最強就能留到最後,每一次淘汰都是極其殘忍的,不講道理的,這種情況下,增加考試經驗,保持好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實際上,非官方的數學競賽還有不少,像是華夏東南數學競賽,華夏女子數學競賽,華夏西部數學競賽,華夏北方希望之星數學邀請賽……考得好,有進入清北學科營機會,可以得到高考降分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