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光秀覺得這個世界太奇怪了,他到山梨城是來抓佐佐木的,沒想到他竟然和佐佐木走到一起,兩個人見麵商討合作的事宜,這可真具諷刺性。不過明智光秀是日本官場的佼佼者,他擅長運用各種政治手段,對他來說,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做。
明智光秀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的行為準則不是世俗觀念下的是非曲直,他是以自己利益最大化來思考問題。明智光秀非常清楚,如果他與佐佐木爭鬥,這樣做最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到頭來會便宜其他人。明智光秀不會那麼傻,他肯定想辦法與佐佐木合作。
明智光秀覺得他和佐佐木有合作的基礎,首先,他的生活軌跡和佐佐木的生活軌跡沒有交集,沒有交往,這樣他們之間就沒有矛盾,雖然明智光秀奪走山梨城的統治權,不過他是奉命而為,特別是,他當上城主後,沒有改變山梨城任何狀況,沒有改變佐佐木頒布的法令,反而還像佐佐木一樣,為建設山梨城做貢獻。即使他通緝佐佐木,不過那隻是形式上通緝,他根本沒派人去捉拿佐佐木。不管於公於私,他和佐佐木之間沒有尖銳的矛盾,那麼他和佐佐木合作的成功性非常大,眼下,唯一欠缺的,他們之間缺少一個中間聯絡人。
明智光秀這個做法非常危險,他是一個謹慎的人,做任何事都不想留下任何把柄,所以這個中間人必須慎之又慎。明智光秀想了又想,這個中間人還真把他難住了,一下子他沒有主意了。既然沒有最好的人員,那麼隻能在矮子裏選將軍,找一個稍微合適的人。明智光秀準備用排除法,首先明智光秀覺得他和佐佐木都是精英人物,那麼這個中間人必須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具備很強的能力,這樣才能了解雙方的意圖,起到溝通橋梁的作用;其次,這個中間人必須得到他和佐佐木的信任。明智光秀還準備列出其它條件,不過他發現符合前兩項條件的人隻有一個,那就是山梨城的副城主中村一郎。
中村一郎是最先提出與佐佐木合作的人,而且他的能力也強,特別是他曾今阻止明智光秀抓捕佐佐木的行為,明智光秀從這件事情上看到中村一郎的忠心,如果中村一郎不阻止他,那麼他會與佐佐木鬥得兩敗俱傷,他將失去城主位置,而中村一郎有可能得到城主位置。想到這裏,明智光秀越發覺得中村一郎就是最佳人選。
明智光秀可以猜到中村一郎的想法:中村一郎出生卑微,像他這樣的人,在官場上前途非常渺茫,他要官路亨通,除非他能投靠一個有前途的大人物,顯然,中村一郎把希望寄托在明智光秀身上,隻有明智光秀升上去了,他才能真正坐穩山梨城城主的位置,他才能飛黃騰達,這也是他不遺餘力的幫助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找到中村一郎,並告訴他想和佐佐木合作的念頭,中村一郎聽到這個消息後顯得特別激動。這個想法是他提出來的,他一直期望接受這樣的任務,實現這個想法。現在,明智光秀給他這個機會,他內心有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他一邊向有明智光秀表達感激之情,一邊向明智光秀許諾,保證完成任務。
中村一郎提出這個想法,是有很多目的的,首先,他的身份很尷尬,最早他投靠佐佐木,可是之後他又叛變投靠明智光秀,雖說佐佐木有主動拋棄他的嫌疑,不過這隻有他自己清楚,在別人看來,他就是叛徒,像他這種沒有背景的人,又被打上叛徒的標簽,沒有那個大人物會重用他,那樣他的人生就完了。他不想人生就這樣荒廢掉,他還有遠大的目標,所以,他必須改變當前的處境。他覺得,如果佐佐木和明智光秀走到一起,那他不僅不是叛徒,而且還是一個大功臣。
其次,明智光秀有很強的背景,佐佐木有很強的實力,一旦他們兩個人聯合起來,整個日本都會在他們的股掌中,那麼水漲船高作為他們聯合體的重要人物,他將在日本取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後,中村一郎還想向佐佐木示示威,他想告訴佐佐木,他也是有能力的,他想讓佐佐木後悔,後悔為什麼要拋棄他,那樣,佐佐木以後才不會輕易的放棄他,他在佐佐木手下的地位更高,當然他的內心還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太貪婪,他不敢流露出任何跡象。他覺得佐佐木和明智光秀勢力相當,兩個強勢的人想法肯定有衝突,一定會找第三者來裁決或支持他們的想法。中村一郎就是想成為這個第三者,他不滿足當佐佐木和明智光秀的手下,他想成為和他們平起平坐的人物,他想成為山梨城三巨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