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百鬼夜行日,錦衣當道時(2 / 3)

正午時分,天上太陽高掛。不少大臣都已經熱得直叫受不了。也就在這時——

“皇上駕到……”一道公鴨嗓子在空曠的場地上響了起來。

“微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個時候,不管是忠臣如賀龍,還是逆臣如王爍、李延都是雙膝跪地,以君王之禮迎接當今皇帝。畢竟再怎麼樣,大明皇朝的血統未滅,這些人一日為臣,看見皇帝就要行君臣之禮。除非有一日這些人裏麵有人忍不住想要謀朝篡位。

“諸位平身。”一道略顯幼嫩的聲音從龍輦當中傳出,一個身影走了出來。

這是一個看起來二十歲上下的青年,眉清目秀,像那些儒生多過像皇帝。身穿白色的長袍,並沒有穿龍袍。

祭祖是想要追憶先祖的困苦,提醒當今聖上不得昏庸,所以曆來的規矩就是穿得越樸素越好。不過大臣不同,大臣乃是整個朝廷的臉麵,必須穿上朝服展現當今皇朝的威嚴。

“多謝皇上。”文武百官平身,恭敬的站立在兩邊。讓開了一條通往祭台的路。

“皇上走吧,祭祖的時間已經到了。”龍輦後麵走出一人對著青年皇帝楊乾說道。這是當今大明皇朝的欽天監,專司祭祖之類的事物。

“嗯。”青年皇帝楊乾看著玉龍山巔的景色,眼裏露出了一絲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憂愁。但他掩飾得很好,這絲憂愁來的快去的也快。

大步上前,楊乾和身邊的欽天監走到了一個土黃色的祭壇上。而身後的文武百官卻是走到了距離祭壇百米遠處就是跪下,將頭埋向大地。

這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四方形的祭壇,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

祭壇之上擺著各種貢品,全部是來自大明九州各地。牲畜走禽應有盡有,但最中心擺的卻是一粒穀粒。

民以食為天,任何一個皇朝都以社稷為重。社稷社稷,君為輕,民為重。這粒穀粒就是代表萬民、代表社稷。

“皇上,祭祖大典可以開始了嗎?”欽天監向看著那粒穀粒出神的楊乾小聲問道。

“哦,可以開始了嗎?那就開始吧。”

楊乾點頭,恭敬地對著祭壇三拜然後就是跪了下來,頭同樣和文武百官一樣埋向大地。這是代表對孕育萬物的大地的尊崇。

龍跪地,土地笑。這是說真龍天子一旦跪地,就是代表著認同大地,大地就會開心,來年各地的收成就一定會好。雖然隻是迷信,但卻是曆年來祭祖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安民心。

“天地君親師,風伯雨神在上,今我大明皇帝光武帝楊乾率領文武百官……”欽天監念著冗長的祭文。

這祭文也不簡單。畢竟曆來的皇帝都被渲染成了代天行事,一旦任務圓滿就要回歸天界,要想讓祭文到達天界就必須是狀元郎所寫,隻有狀元郎傳說是文曲星下凡,能夠溝通天界。

而這祭文乃是一年之前便放在真武大帝麵前供奉,讓祭文能夠接受真武大帝的仙氣滋潤和凡界眾生加持信仰。再由東儒聖者世家撰文,當今狀元郎親手書寫。

祭文不長,但欽天監也足足念了十幾分鍾才念完。

“禮成,楊乾接榜。”欽天監一聲大喝,將手中的祭文放在了年輕的光武帝楊乾麵前。按照傳統,這個時候,欽天監已經成了天界的代言人,所以有權利能直呼楊乾的名字。

“天子楊乾接榜,謹遵天界法渝。”楊乾一抬手,接過榜文。

“祭祖大典結束了,皇上。”欽天監扶起楊乾,接過了他手上的榜文。

“諸位平身,祭祖大典已經結束了。”楊乾回頭又是對著文武百官說道。

“吾皇萬歲萬萬歲,今後天下必定太平……”文武百官齊喝,陸續站了起來。

“回去吧,皇上。這裏風大,傷了龍體就不好了。”欽天監在楊乾的耳邊說道。他隻是一個小官,沒有人在意他,也不會有黨派之爭,所以他對楊乾這個皇帝還是忠心的。

“嗯,辛苦你了。”楊乾一笑,點了點頭。他現在隻是一個掛名皇帝,無論是誰,都值得他去拉攏,更何況他一直覺得麵前這個欽天監不簡單。

“為皇上做事是微臣的分內之事,談不上辛苦。”

這個欽天監回答的滴水不漏,沒有對楊乾的拉攏做過多的表示,扶著楊乾準備走下祭壇。

但就在這時。異變突起——

“呼~~~~”

突然間,狂風大作,一股黑雲突然從玉龍山上空出現。裏麵竟然出現了萬鬼嚎哭的聲音,仿佛地獄降臨一般。

“怎麼回事?出什麼事?”

其他文武百官不明所以,賀龍卻是快速做出了反應,大喝一聲“保護皇上”。然後就是身形一動,晃過混亂的眾人,到了楊乾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