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夕陽下(1 / 2)

雖然我們的莊稼長勢很喜人,紅薯都抽出了長長的葉蔓,但這卻是我們這段時間唯一能吃上的蔬菜了,其它的雜草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能吃的,也不敢去試。

幸運的是,我們居然在門口看到了幾顆冬瓜秧,我記得我們剛來不久的時候,徐翠芬給我們煮過最後一頓冬瓜湯,當時她估計隨便把冬瓜瓢便扔在了外麵,沒有想到它居然頑強的在這異域發芽了,這可能是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的蔬菜了,我不能不說,其實上天也還算照顧我們的了。

我們種下的稻穀,也開始生長了,雖然隻有僅僅三棵,但足以給我們許多的希望,雖然要等到這三棵幼苗要長到足夠我們食用的糧食,可能需要很多年,但至少我們有了這重希望。

我們近來的食物都是靠就近打獵采食,可自從上次打到了一隻袋鼠之後,我們再沒有打到大型的獵物了,平常也隻能撈些魚蝦和鳥類的裹腹,可在我們連續的獵捕之下,附近的魚蝦也是日見稀少了,我不禁為著我們未來的糧食擔憂起來。

雖然我們將本來的糧食都作為種子種了下去,也不過種了兩分多地,但徐翠芬還是帶著王秀娟和陳紅霞在努力的開墾更多的土地,以待種植更多的糧食。如果這裏真的是達爾文港的話,這裏的熱帶氣候應該足夠我們種植三季吧。

看著徐翠芬遊刃有餘的鋤地平地,修整溝渠,甚至還修了引水渠,雖然同是來自農村的我,不禁感到了幾分慚愧——自畢業後就一直蝸居異地的城市中,我都快忘記了農活是怎麼做的了。

作為唯一的男丁,我自然和熟稔海上作業的劉桂蘭,自然成了采集食物的主力了。

達爾文港哪怕在後世最繁華的時候,周邊也不過幾十萬人口,可見得其地力之貧瘦,出產之稀少,近處捕不到食物,我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到了海上。

雖然明知道這樣很危險,我和劉桂蘭,仍劃著單薄的救生艇入了海,帶著當初的漁船上卸下來的漁網,莽撞的就入了海。

這個時候可沒有天氣預報,我們也不會看天相,預測天氣,所以,我們隻能賭,賭著陽光明媚風平浪靜的時候,風浪不會來得那麼久,這樣我們就能在海上多呆上一會,就能多捕一些食物,讓徐翠芬她們曬成魚幹,成為我們以後的主要食物來源。

今天運氣還不錯,我們劃到了遠離海岸四五公裏的海麵上,幾網下去,居然讓我們撈到了近兩百斤的魚,單薄的救生艇已經有些承受不起,我們才戀戀不舍的收了漁網,努力往回劃。

駛近岸邊,早已經是筋疲力盡了。隨手把艇往岸邊一係,我一屁股就躺在了沙灘上,感覺自己就象軟癱了似的。

“哎呀,累死我了,太累了。”劉桂蘭更誇張,艇還沒有靠岸,就一個箭步躍上了沙灘,然後將自己張開一個大大的“大”字,攤開四肢,躺在了沙灘上。

海風徐徐的吹著,陽光慵懶地照在她不住起伏的胸前,此時有一種靜謐的美。

但劉桂蘭顯然是一個粗線條的人,不懂得如此細致的美,因為這種靜謐很快就被她破壞了。

她大大咧咧的坐了起來,伸了個懶腰,似乎剛才那一會就讓她又充滿了活力。

接下來,讓我更震驚的場麵發生了。

隻見她突然脫下了自己的外套,還沒有等我反應過來,又繼續脫下自己的長褲,一邊脫還一邊嚷嚷:“這鬼天氣,太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