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六個縣(1 / 2)

張山、宋立坤、方在元、蔣毅、魏令山等人來到這裏的時候,就是徹頭徹尾的文盲,張山、方在元等人,甚至現在都不認識幾個大字,他們所有的文化知識,都是我們的夜校學到的,而他們的執政知識,亦是我這個二把刀不斷的教給他們的。

但是幾年過去了,再回過頭來看,他們真心幹得不錯,至少他們如今在他們的治下,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些健康社會的基本的道德要求,整個十幾萬人就沒有聽說有什麼刑事犯罪事情發生。

當然,可能有這些苗頭的,都在第一次張春寶,第二次是在陳紅霞的親自領導下,以雷霆之勢完全撲滅了。現在大家的全副心思都在開荒種過,蓋好房子過好日子方麵去了,大家都餓了很久,很久沒有試過這樣近的接近幸福的生活,所以沒有人有閑工夫去搗蛋。

當然,身為草根的他們,深知他們之所以能換個法,都是我給予了他們機會,作為回報,他們不止一次向我表示了效忠的姿態,但都被我擋了回去。

我告訴他們說,我個人不需要他們效忠,他們隻要盡忠職守的做好自己的本份,善待他們治下的百姓,他們就是對我最大的盡忠了,至於個人的盡忠,我不是那個瘋子般的太祖,我不需要。

我甚至不止一次的訓斥他們道:“這世界上那麼多人喜歡被別人稱做萬歲的,你們見過有誰活到哪怕一千歲的?沒有!一百歲的都少有了。所以,表達你們忠誠的,不是你們口頭上如何宣誓,這世界上,最不靠譜的就是誓言了。我更看重的卻是你們做的什麼,你們做好自己的事了,老子沒被你們氣壞,自然活得久了,雖然不敢說萬歲,至少活到百歲,還是可以想的。”

他們真的把這話聽進去了。他們沒有執政的經驗,於是他們做事就特別的小心,特別的願意聽來自草根們的呼聲。他們沒有官聲廝混的經驗,當然就不會官場那些見不得人的潛規則,他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幫助治下的百姓把地種好,把日子過好,然後有餘力的時候,能讓更多的受難同胞來到這裏活下去。

我發現,針對個人的三呼萬歲,顯得太假了,隻有內心極其缺乏安全感,或者說極其自戀且自卑的人,才需要把自己神化起來,讓別人對自己畢恭畢敬吧。還好這年頭還沒有革命的說法,要是讓人們知道,上麵的人讓他們三呼萬歲之後,就是能更好更理直壯的霸占自己的田產土地甚至妻女,沒有顧忌的以革命的名義睡自己的媳婦女兒,不知道他們還會有多少革命的熱情。

當然,不排除有心人會願意把自己的妻女送上去,天朝想通過這種手段升官的太多這樣的人了,呂不韋確實給他們開了個壞頭。不過在我這裏,我不需要,我需要他們對他們的職守宣誓盡忠。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什麼需要我們三呼萬歲的話,那就是每個人的職責,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本份了,這個世界將會容易得很多。

雖然他們從來沒對我叫過萬歲,但聽說杜永和要對我家不利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就帶了人過來了。雖然他們趕來的時候,事態早已平息下來了。但卻讓我明白,一個讓人們從內心裏尊重和擁護的領導,遠比那些違心的幾句萬歲靠譜得多。

雖然我知道,想要把這片土地治理好,還是需要讀書人的。但是現在的讀書人,受犬儒的思想熏陶影響幾千年,早就變成對自己人窮凶極惡,變本加厲,而對統治階級,無論他是本族的還是異族的都是搖尾垂憐的心態,已經不值得我信任了。在我們自己的年輕一代人培養起來之前,我必須而且也隻能指望這些人。

“你們各自治所的工作都交接好了?”把他們從已經走上正軌的地方抽回來,我也有些理虧,所以,不是在我的書房內,而是在我家的餐廳裏,每個人麵前霧擺上了一杯最新的茶葉泡好的茶,我笑盈盈地對他們說。

“大人,都安排妥當了,知道大人又有新的任務給我們,所以我們一交接完就趕了過來,大人分派任務吧,我們已經等不及了。”宋立坤畢竟年輕,立即摩擦擦拳道。

“那就好,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們可能要辛苦了,你們可要做好思想準備。”

“大人,我老骨頭子,都不怕辛苦,他們幾個更加不怕了,大人,快下命令吧。”張山亦是一副不怕輸的樣子。

“你,宋立坤,咱們的首都在你的治理下,確實發展得不錯,但是現在有個更重要的任務,你的任務是去靈山縣,那邊的條件艱苦,你帶兩千人過去,糧食先帶過去,你的首要任務便是把房子建起來,那邊不比這邊暖和,又是海邊,到時候自然會有兩萬移民過去,你要在半年時間內,把他們需要住的房子給我想方設法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