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劍慢吞吞地說道:“別忘了我是你嫡親大哥,也是你的師兄。他是玄支小三,你就是玄支老二”
須發花白的八難惡劣的聳聳下身,八難至少也有一百歲了,卻做出如此下流的動作。七劍滿臉陰霾,在尋劍這個晚輩麵前八難竟然不知道要臉,如果他不是自己的親弟弟,七劍非把他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不可。
羽流溪越發確認了《玄支寶典》的重要性,這是玄支下院的基石,可以說隻要這本秘笈流傳下去,玄支下院就不會後繼無人。
羽流溪拿起《玄支寶典》說道:“最初我並不知道這本秘笈的重要性,看過了第一頁我才發現它有多麼珍貴,我翻閱貴門的秘笈並不合適。”
七劍把《玄支寶典》交給羽流溪的時候說這是玄支下院的基礎秘笈,羽流溪也就沒有在意。現在羽流溪明白了,最珍貴的也就是最基礎的,作為一個外人,羽流溪翻閱這本秘笈有些僭越。
七劍拂袖說道:“玄支下院不是守財奴,其實在許久以前,知道玄支下院的名字,並虔誠拜山而來,隻要對方資質上乘,就可以進入玄支下院學藝,他們的後代如果有天份同樣也會進入這裏。
當然外來的人很少,知道玄支下院這個名字和準確地點的人不多,玄支下院也不喜歡出名,才導致多年沒有外人加入。《玄支寶典》並不是什麼高深的秘笈,隻是入門的門坎,隻要有資質,任何人都可以觀看,無論是外人還是本門的弟子。”
羽流溪沉吟說道:“這不是入門的門坎,如果非要說這是門坎,那麼它也不是修行的入門門坎,而是問鼎天道的門坎,真正的價值無法估量。”
七劍目光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讚許的神色,七劍說得輕鬆,實際上實力越高對於《玄支寶典》的深奧領悟得也越多,七劍從這本秘笈受益良多,自創畫地為牢的劍法就是受到了《玄支寶典》的啟發,隻是七劍不想讓羽流溪有負擔才把這本秘笈形容得很不堪。
八難瞪圓了眼睛說道:“你隻看了一頁,後麵的你還沒看,憑什麼下這種結論?”
羽流溪目光落在《玄支寶典》上說道:“一葉知秋,知微而見著。讓我猜一猜,後麵的部分應該有五行的論述。”
七劍、八難和尋劍同時點頭,他們對於《玄支寶典》滾瓜爛熟,熟得不能再熟,羽流溪的推測絕對正確。
羽流溪繼續說道:“還應該有陰陽的著述。”
七劍他們再次點頭,並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羽流溪,羽流溪隻翻閱了第一頁就推斷出如此多的秘密,他還能猜出什麼?眾人全被吸引住了。
羽流溪閉上眼睛說道:“身口意三密。”
七劍他們滿麵驚駭,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羽流溪繼續說道:“符咒。”
七劍他們麻木了,僅僅看了一頁,羽流溪就把這本秘笈的大部分內容說出來了,他還是不是人?
羽流溪籲口氣睜開眼睛說道:“我是根據自己的推測得出這些結論,陰陽五行相輔相成,推敲陰陽變化卻不理解五行等於閉門造車,身口意三密和符咒密不可分,同樣是借助音、印、法三個因素,這同樣驗證了三角形的理論。
這幾項是根本的功夫,也是足可以讓人鑽研一輩子的學問,《玄支寶典》沒有這幾項的論述才會讓我失望。”
七劍吞吞口水說道:“還有呢?”
羽流溪盯著七劍藏著手劄的衣襟說道:“肯定有劍法,玄支下院的劍宗與道宗之政的由來也是因為這個,眾多的前輩高手各有各的機緣,根據這本秘笈衍生出眾多的分支心法,劍宗必然占據一席之地。
最後一項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三萬老人沒有參透的第七篇心得的部分,這部分應該是……”
七劍、八難和尋劍的目光利劍一樣盯著羽流溪,羽流溪輕輕撓著鼻子說道:“由一始,由一終,那麼《玄支寶典》的最後部分應該是玄支下院的入門秘笈,這是一門可以修行一輩子的入門秘笈。”
房間裏死一樣的寧靜,羽流溪伸個懶腰說道:“入門秘笈簡單易行,如果能夠完全按照入門秘笈的心法修煉,我想成為高手輕而易舉,卻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歲月不饒人,沒有人能夠抵製速成的誘惑,因此三萬老人無法根據入門秘笈寫出心得手劄。”
自從兩個掌門進來之後就不敢出聲的尋劍忍不住問道:“隻是成為高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