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營救(1 / 3)

當日本人把將要處決“抗日分子”尹正綱和林渙英的消息公布出來的時候,整個新加坡都沸騰了,而當十三支遊擊隊將要在行刑那天聯手營救尹正綱和林渙英的消息在市井間傳開,這種沸騰更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這是遊擊隊三年來第一次正麵跟日本人叫板,他們放出這個消息,仿佛就是在跟日本人示威,而這種示威,對在日本人統治下艱難求生的人們而言,便是久旱逢甘霖的希望。

可日本人卻對這個消息感到很頭痛,這樣一來,他們便無法把握當遊擊隊開始行動時,將有多少平民會為他們打掩護,盡管消息傳開到槍斃尹正綱和林渙英隻有三天時間,卻已經足夠遊擊隊和那些對“大日本帝國”不滿的華人聯係上。

那麼,不公開行刑,把兩人秘密處決呢?

不,這是坐鎮新加坡的板垣征四郎絕不會同意的,能有機會把東南亞各島上的遊擊隊一網打盡,對他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現在他的一幹部下麵臨的問題是:遊擊隊將從哪裏下手——參謀部發現,從監獄到位於新加坡港附近的海灘刑場,足足有二十多個地方適合埋伏,再加上可能出現的民變,這條路上簡直處處都適合下手。

這些且不說,遊擊隊有多少人會參與這次營救,第七方麵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十三支遊擊隊,加起來有三萬多人,理論上說,那些支那人要抽調精銳組成一個師攻打新加坡是輕輕鬆鬆的事。好消息是,即便他們有一個師,也絕對混不進新加坡來,但就算隻混進來兩千人,也足夠第七方麵軍的帝國軍人頭痛的,這些遊擊隊正麵作戰不行,搞偷襲可是行家。

因為有著如此多的矛盾,板垣征四郎的七方麵軍參謀部對行刑那天的作戰布置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最後直到行刑前一天,他們才在板垣的強壓下,通過了一個折衷的方案,那就是重點設防,機動增援,留下大量機械化預備隊,遊擊隊在哪裏下手,他們就去增援哪裏。

“讓每一位帝國軍人待命,隨時支援,命令楊桑的治安軍接替司令部、機場和物資倉庫的防衛。”板垣征四郎命令道。

“將軍閣下,楊桑是個中國人。”立刻有人站起來反對。

“不,自從他出賣了成傑和尹正綱,他已經做不成中國人了。”板垣征四郎自信地笑道。

“天清氣爽,真是個就義的好日子啊!”坐在卡車上,林渙英身旁的飛行員笑道。

“小夥子今年多大了?”尹正綱突然想到,到現在自己居然都還不知道這位陪著他一起來送死的年輕人姓甚名誰。

“三十七歲。”飛行員道。

“貴姓啊?”

“我姓白。”

“小白啊……”尹正綱歎息一聲,再也說不下去。

“三十七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一直默不作聲的林渙英歎息著道。

“能跟兩位一起慷慨赴義,也沒白活。”飛行員認真地道。

“小夥子,不要以為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千古艱難唯一死啊!”林渙英若有所思地道。

說話間,卡車已經行駛在皇後鎮中央的主幹道上,這條街很寬,平日裏四輛汽車可以並排著通行,可此刻,能通行的地方不過是日本兵圍起來的兩米多寬的通道,四周全被密密麻麻的人站滿了。

奇怪的是,人們並不像尹正綱來的那天那麼激動,他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呼喊,也沒有哭泣,他們的臉上、眼裏,並沒有慣常的悲憤和絕望,取而代之的,卻是堅定和毅然。

三人從卡車上站起來,一路向四周的同胞拱手,路旁的人們,則以鞠躬回應。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場麵,幾千、或者是幾萬人聚集在寬闊的大街上,一起向他們的英雄致敬,遠遠看去,就像無垠大海中此起彼伏的波濤。

“嘿!人能活到這份上,死又算什麼。”飛行員擦去眼角的淚水,笑道。

長街終有盡頭,出了長街,迎麵而來便是一陣濕熱的海風,三人不約而同地閉上眼,深深地吸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