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佩劍真與假(1 / 1)

第三日。奪寶大會開始的日子。

秦沁一早讓槿臣幫玉兒梳好了童髻,拉著玉兒,和槿臣去了奪寶大會的地點。秦沁隨帶路的侍者上樓,此時人已漸多,便隻好撿了個轉角處坐下。桌上酒菜已經擺好,一壺美酒,一疊人瓜果,一盤百花齊放。簡簡單單,卻是價值不菲。秦沁輕笑,仲息派出手,果然都是大手筆,誰叫人家有後台呢。

下麵終於開場,當然,少不了的,先是仲息派長老宣讀誓詞,還有一段歌舞。

錦幕絲帶從樓頂瀉下,落地之時,一女子從中旋轉而出,腳步輕盈生蓮,回旋之中墨發飛揚,雙眸神采如灑星輝。

時而如鶴飲水,時而如蓮綻放,時而清純,時而妖冶,顧盼流連間,嫵媚百態。

簾後琴曲簫聲亦時而清麗時而纏綿,如訴如泣,可繞梁三日。

樂聲漸悄,舞者踩著最後的樂點再次旋入絲帶,作嫦娥奔月狀而去。

一片掌聲。然後,步入正題。

奪寶大會,顧名思義,便是要讓與會者競爭寶物。競爭方式可以為競價,可以為比武,可為比詩詞才藝,價高者得,武勝者得,技高者得。全看出寶者如何定規矩。若是競價,那麼,司武閣則會從中提成,至於提多少,外人自是不可能知道的。然而出寶——這隻是奪寶大會的第一環節,第二個環節——選寶,在大會中的眾多寶物中選取一件價值最高的,這件寶物的選擇標準不定,以投票決定,不單單局限於其市值,有一次奪寶大會選出的寶物竟然隻是一方帕子,因為其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令與會者泫然淚泣而奪名。第三個環節——懸寶,到最後,你會發現,有些與會者既不是來出寶也不是來競寶,他們是衝著這個懸寶來的。有些人會以寶物為餌,開出條件,誰先完成便將寶物給誰。可以是任意事件,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並不牽扯其他。這一環節中,司武閣也會進行適當收費。否則,他們便要虧本了。  秦沁靠著身後柱子,慢慢啃著蘋果,眼下的物件她都不感興趣,什麼硯台啦,玉簪子啦,這些東西已經堆到塞不下了,槿臣說,我們此行的目的隻是估計武林各派人的實力與財力,並不要妄加拍賣。

這會,要拍的是‘莫念’。她已有‘毋言’,聽說這莫念與毋言本是一對靈劍,據說將此劍贈予有緣之人便可功力大增,如若得到於奸邪手中便會適得其反。故此對寶劍有‘得念言者得天下’之說。秦沁在讀這篇言情小說的時候就對這對寶劍充滿了好奇與喜愛,故一直在尋找其下落,沒想到這會竟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秦沁半個腰身探出欄杆,仔細瞧著台上那另一把劍。外觀上,她瞧不出來真假,畢竟不是專業的,不過從程度上上,她倒可以辨別。毋言美而淒,如女子低訴,比較溫順,自己的那把莫念則不然,據說鮮有人能駕馭這條翱翔九天的莫念,再美的劍法,由莫念舞出來,都會如河水決堤野馬脫韁。

真假,一試便知。

秦沁一勾唇角,飛身而下落於台上。把那賣劍者嚇得不輕,還以為是要劫貨的,他可明明說了價高者得。  “這位大叔,淡定,秦沁隻是來試試這‘莫念’的真假罷了。”。

秦沁友善地拍了拍他肩膀,“真是不好意思,大叔你說的什麼製作工藝啦,刻字啦,我一概不懂。我隻懂得聽音辨劍,這一雙手的手感是絕不會欺騙自己的。”。

這位大叔驚魂甫定,雙眼睜得如銅鈴般大小,“你——你怎麼試!這絕對是真的!”

但秦沁話也有些道理,這“莫念”劍畢竟沒幾人見過,他一人空口無憑,難以服眾,

於是秦沁便十分大方自然地將莫念從劍鞘中抽出,十指輕輕拂過,似能感覺到對自己的抗拒,若是再靠近一分,大概雙手便要從此廢掉。腦中靈機一動,俯身道:“莫念,要是想見毋言,最好乖乖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