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德帶著袁伯駒和袁仲駒和袁明珠在北關西牌樓碼頭登上了往南去的一艘貨船。
這是一艘過路船,打北地過來的,往姑蘇城去的。
袁弘德帶著他們到碼頭的時候,船還正在碼頭上卸貨。
船老大看到袁弘德到了,過來打招呼。拱手道:“袁爺這麼早就到了!”
袁弘德也拱手還禮:“早點來能從容些,省得忙亂,您且忙您的,不用招呼我,我帶孩子們在周圍看看。”
托地生意場上朋友的門路,搭乘這艘貨船。
所以得早些過來,寧可等著船也不能耽誤人家工夫。
船老大見他如此客氣又識禮,也很客氣,陪著客套了一會才去忙了。
碼頭上泊著大大的船隻,有些在卸貨,有些在上貨,大多數隻是在停靠修整補給。
袁弘德對送行的蘇管事:“萬香園就拜托給蘇管事了,最近醬醋都開始出售了,蘇管事要把好關。”
蘇管事:“這是我分內之事。”
又拿了一支大包袱給蘇管事,托他帶回醬醋作坊裏先寄存。
袁明珠捂著嘴偷笑,她就知道曾祖父會把用不上的行李都留下,不會真一路帶去京城。
待客船卸完貨,袁明珠跟著曾祖父上了貨船,這時候她看到貨船的字號,“昌吉號”。
袁明珠讀著貨船的字號,帶他們上船的船工用江邊的口音跟著重複著:“昌吉號。”
袁明珠也笑著學他的口音。
仿佛回到了現代那一世的故鄉。
船工誇著:“少爺學得可真像。”
可不是學得像,那可是她魂牽夢繞的地方。
隻是山高水長,她自離開那裏再未回去過,甚至這是第一次聽到鄉音。
船上給他們騰了一間客艙,袁明珠把她的包袱放到床上,坐在硬床板上,屈指敲了敲床板,能聽到邦邦的響聲。
袁仲駒笑道:“是你自己非要跟著的,不讓跟還要哭鼻子,回頭吃苦的時候可不許哭。”
袁明珠抿嘴笑:“二哥不哭我就不會哭,二哥要是哭了,我回頭會學給二嫂聽。”
袁仲駒趕緊識趣的閉嘴。
旅途中肯定不能像家裏那樣舒服,袁明珠早有心理準備。
袁弘德看著他們兄妹鬥嘴,也不插言。
家裏袁少駒和袁仲駒兩個擅言辭,但是跟袁明珠這張巴拉啦會的嘴比起來還差些,隻要袁明珠不吃虧,袁弘德一般不管。
外頭船工們吆喝起:“起錨啦!”
袁明珠也顧不得跟她二哥鬥嘴,把包袱放好就出了船艙,到外頭去看貨船開航。
因為是逆風逆水,船上並沒有張帆,而是全靠水手們劃槳。
帶他們上船的船工把掛著錨的粗繩盤起來收好。
繩子帶著水,在甲板上留下一灘水跡。
水裏還有一隻螃蟹在甲板上橫著爬,應該是被纜繩給帶上來的。
大概是看袁明珠喜歡,那船工把螃蟹拿給她,“給你,拿去玩。”
青蟹在他手裏張牙舞爪著。
袁明珠接過來,船工又拿了一截細繩給她把螃蟹拴著,讓她牽著。
有時候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袁明珠覺得這人十分和善,這人也覺得跟袁家人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