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吳玠大興三路兵(2 / 2)

張聲道:“騎兵3000,步兵2000,戰將百員,全由吳將軍調遣!”

吳玠略一思忖,道:“去鎮魂關路途遙遠,步兵難能派上用場,我意隻留3000騎兵、百員戰將,不知統領意下若何!”

張聲道:“吳將軍說得有理,張某這裏邊安排步兵返回中軍大營!”

於是,讓一個頭領率領2000步兵返回,隻留3000騎兵,百員戰將聽候吳玠差遣。

東天露出猩紅色,瑰麗的霞光將木香山上的花朵樹木映照得分外妖嬈。

吳玠目視著2000步兵開拔後,定了定神,箭步躍上木香庵門前的一處高台,大聲喝道:“全體將士聽著,秦隴軍自梁埂山大旗殉職後,張聲統領主掌大旗,平易近人,功勞顯赫,西夏人多次拉大軍嘩變都未得逞。張聲現在是秦隴軍的大旗,以後還是秦隴軍的大旗。但目下情況緊急,本招撫使就喧賓奪主,暫時指揮軍隊!”

軍士們見吳玠英俊年少,頭戴垂纓銅頭盔,身披朱紅鎖子甲,上穿白錦襖,下著抹綠靴,腰係皮搭膊,前後鐵護心;一張弓,一壺箭,從發髻中喚出簪子長短的物事,長一長丈把來長,竟是麒麟鋼槍。才知他是朝廷派來的招撫使。

軍士們愕然不已,竊竊私語:“我的娘,不是神人還是什麼,今後隻有老老實實聽他號令,方可相安無事!”

吳玠見軍士交頭接耳,吵聲一片,大喝一聲:“軍令如山,凡竊竊私語者打四十大棍!”

軍士頓時寂靜下來。吳玠提高嗓音道:“叛軍首酋權生隸及四大兄弟郎顯、成山、胡露、鮑水攜上千步跋子潛逃。橫山方向已有李湘、郭旺大軍阻截,權酋一夥難能逾越,可能要選鎮魂關一路脫險。鎮魂關原為大宋所有,不久前才被混球羅天丟失。權酋一夥要是從鎮魂關這一路逃跑,我們定要認真對待!全體將士聽令,大軍兵分三路,即刻向鎮魂關進發!”

吳玠說完,如此這般部署一番,秦隴軍立即緊急準備,等待出發。你道三路兵馬如何擺布?

第一路:主將張聲,副將黃亮、史禦風、馬天君,柴希望,率一千軍馬,盡打青旗;軍士各著綠戰襖。從子午關迂回至鎮魂關半道阻截步跋子。

第二路:主將楊遷,副將周鑫、魚子辛、顧照根、李士林,率一千軍馬,盡打藍旗,軍士各著藍戰襖。從老爺嶺穿插,直至鎮魂關,狙擊接應的西夏軍。

第三路:中軍統帥吳玠,前部左先鋒田牧香,前部右先鋒趙玲燕,正後合、來去接應於謙。率一千軍馬,盡打紅旗,軍士各著紅戰襖,從木香庵發兵,走大路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