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成甚麼了?陸謙自小和林教頭交好,林教頭也相信這廝。可關鍵時刻,朋友卻賣身求榮,投靠高太尉,陷害林衝!
“然天理昭昭,林教頭和陸謙在樊樓正喝酒,卻要淨手,在東邊小巷淨完手,侍女錦兒慌慌張張找來了。林衝一聽娘子被欺淩,即趕陸謙家中,高衙內正在室內強迫林娘子。林衝喊門,高衙內跳窗而逃,才為此後的火燒草料場埋下伏筆……”
莫小兒見吳玠將林衝遇險講得有聲有色,不禁言道:“玠哥哥這個夢做得真長,簡直就是全本水滸傳……”
吳玠看著莫小兒嘻嘻笑道:“小兒你這是誇呢還是罵?”
於謙插上話:“主人講得真好,再講幾段來聽……”
布衣老見大家對林衝有興趣,撚須一笑,道:“林衝話題閑暇時慢慢來說,我們還是先遊覽汴城風景吧……”
吳玠幾人見說,便都簇擁著布衣老,繞城轉了一圈,方知這汴梁城不同凡響,城中有城;城外有園。
布衣老道:“汴梁城已有1700多年曆史,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在此地建過都城;大宋自太祖建都以來,也有一百多年曆史!”
莫小兒見說,禁不住問道:“汴梁比長安建都的時間還長?”
布衣老撚須而笑:“那倒不是,長安從西周開始就是京師,汴梁和長安相比自然是小巫見大巫,甘拜下風!”
吳玠插上話:“據曆史記載,大宋取得政權後,宋太祖主張將都城西遷長安,續周秦漢唐雄風;但以太宗為首的大臣不同意;這些人家居中原,不願意離開熱土暖水的故鄉!”
布衣老點頭稱道:“吳生說得太對了,太祖當初遷都長安的用意是因為汴梁四周一馬平川,沒有關隘可守,萬一遭遇外敵侵擾,城池就會暴露無遺,回旋餘地極小。而長安東有函穀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金鎖關,光憑四道關隘,就能禦敵於千裏之外,使江山社稷長治久安。太宗卻說,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不在於地理環境的險要,而在子孫後代的德政;堅持不向西遷,太祖孤掌難鳴,隻好放棄!”
莫小兒道:“太宗這是鼓著肚子裝硬漢,他的子孫德政了嗎?你看眼前奸臣當道,皇帝奢侈,說不準那一天外敵就要攻破汴京……”
吳玠慌忙做個打住的手勢,叉開話頭,道:“小兒不能扯得太遠,我們開始遊城吧……”
布衣老見說,便就指著一周邊的城牆道:“眼前的汴梁城是仿照長安城建造的,東城牆四道門:東水門、新宋門、新曹門、東北水門;西城牆四道門:新鄭門、西水門、完勝門、固子門;南城牆四道門:戴樓門、廣利水門、普濟水門、陳州門;北城牆四道門:衛州門、新酸棗門、新封丘門、陳橋門。城內還有南薰門、朱雀門、宣德門,門門不斷!”
吳玠驚歎一聲:“老爹您這麼一說,還真令人歎為觀止!”
布衣老道:“這還不算什麼,汴梁八景才是真正的瑰寶!”
洪大嫂道:“汴梁還有八景?說說都是哪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