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聲“喲嗬”一聲,道:“聽你口氣,好像熟識兵法是的?說說如何虛虛實實,百戰不殆!”
姚啟把手向吊橋那邊指指,道:“將軍您看……”
張聲順著姚啟手指方向看去,隻見二裏開外兩座山包上的青草全都晃動起來,還有臨近護城河的地方,也有草棵子晃動。
張聲問道:“那是山包上的草棵子,怎麼能夠晃動?”
“這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姚啟不無鎮定地說:“那不是草棵子,是我們設下的伏兵……”
原來,姚啟和納罕在高人指教下,將城牆之下,護城河以外大做文章的意願付諸行動——率領一百多號守城士兵忙碌半天,在臨近護城河的空地上挖出一道長半裏,寬三丈的陷馬坑,周圍埋伏了強弓硬弩,要將來犯之敵一舉殲滅。
陷馬坑挖好後,又在一裏開外的兩座山頭設了伏兵,伏兵全都頭戴野花,身掩雜草,喬裝隱秘,隻待敵人過來,給予迎頭痛擊。
與此同時,又將城門打開,吊橋平放,做出誘敵深入的假象,讓敵人不懷疑城外有埋伏,目標一直,向城內而去。
倘若敵人探查明白城內沒有守軍,亦步亦趨挪步時,埋伏山包上的兵士便會萬箭齊發,來個空地驅鳥,將敵軍往陷阱裏趕,這套方案就叫禦敵於城門之外。
張聲被姚啟、納罕說得一愣一愣,不無欣喜,說道:“沒想到西城門藏龍臥虎?你們兩人竟有這麼高超的心智,本將軍要上報知府元帥,給你們嘉獎……”
張聲話沒說完,便被姚啟打斷:“張將軍過獎了,小校哪來這麼多智慧,都是金花上將軍吳夫人的主意!”
原來,姚啟給納罕說要在護城河上做文章,至於如何去做,他這個小校尉也說不上個張道李胡子。
就在這時,孫荊草在侍女尋兒陪伴下向這邊走來。
孫荊草這時候來西城門幹嗎?這和她的侍女尋兒有關。
尋兒和姚啟都是關中人,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定了親身。
姚啟投軍渭州,尋兒也來渭州,在元帥府做雜役,元帥府管家見尋兒機靈,推薦她做了孫荊草侍女。
孫荊草有了孕身後,每天要走動走動,活泛身體,尋兒她常來西城門。
今日裏,孫荊草和尋兒又到西城門,見姚啟和納罕兩人不知為什麼事情爭論不休,孫荊草問明情況,才知西夏騎兵距渭州城不遠,姚啟和納罕爭論如何在城牆上做文章,將敵人阻擋在護城河之外的事情,可兩人都點不到中心。
孫荊草看看周圍地勢,對姚啟好納罕道:“你們拒敵於城門之外的想法有很創意,隻是顯得單調,不如如此這般去做……”
於是,在孫荊草策劃下,姚啟和納罕率領一百多號守城兵士,揮汗如雨,在護城河不遠處的空曠地帶挖掘出一條陷馬坑。
爾後,又在一裏外的兩座山包設了伏兵,隻等西夏人前來咬鉤……
張聲聽完姚啟、納罕講述,不無感慨,驚歎道:“吳夫人有張良之才,諸葛之智……”
話沒說完,便見孫荊草頭戴盔,身披甲,手持落影追魂梨花槍,腰別鳳爪紅絲絛,威風凜凜,向這邊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