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東西兩路軍戰況不利,種師道決定連夜退兵回雄州,輜重先行,種師道率精銳斷後,但是還是被遼軍發現,用輕騎追擊,宋軍大亂。
好不容易回到雄州,遼軍又突然趕到,宣撫司下令諸軍不能進城,估計是怕被遼軍乘機攻進城來。
但是這時城內城外大亂,楊可世率人馬迎擊遼軍,辛興宗也率領勝捷兵援救。
當時天黑暗,北風大雨,震雹如拳,宋軍當麵不能相視,自中午至晚上風雨更急。
此戰,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間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帶死屍相枕藉不可勝計。
童貫以一己私利蠱惑徽宗對遼用兵,結果以失敗而告終。
此戰宋軍大敗的原因有三:
第一:對遼國誤判,沒有做認真的軍事準備,看到河朔宋軍驕惰的情況後,仍然輕敵,認為遼國投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犯了機會主義的錯誤。直到最後,還是寄希望於和平收複燕雲,沒有真正的軍事行動的方案和決心。
第二:在兩軍對壘甚至已經開戰的時刻,還命令不得向遼國釋放一箭一矢,導致失去主動。本來河北禁軍百年不聞幹戈,戰鬥力就差,這時又被人家奪得先機,隻能任人宰割。
第三:參戰的將領都是西軍將領,軍隊將領對河北平原的地形不熟,對遼軍騎兵的突擊戰法不適應不熟悉,還是沿用西北打西夏的戰法,焉能取勝。
戰後,童貫把罪責全推到種師道和和詵身上,奏劾種師道天姿好殺,臨陣肩輿,助賊為謀,以沮聖意。和詵不從節製乞行軍法。詔種師道押赴樞密院責問;和詵發配亳州做團練副使……
伐遼失敗後,徽宗皇帝將怒氣全撒在蔡京身上。
這時候王黼的宰相職位被褫奪,蔡京重新任相。
那天晚上,徽宗傳信蔡京到延福宮中問話。
蔡京慌慌張張來到延福宮,徽宗開言便問:“童太尉率領大軍在北地和遼軍兵戎相見,宰輔是百官之首,不知現在忙活什麼……”
蔡京聽皇上話語嚴厲,慌忙跪地秉道:“啟稟聖上,下官這些日子正組織人員勘察地形,要為聖上再造一個艮嶽……”
“胡扯!”徽宗突然發怒:“一個艮嶽已經搞得天下人怨,還想再搞一個?成什麼體統……”
蔡京這才感到舔馬屁舔到馬蹄上,被馬踢了一蹄子,頓時淚流滿麵,道:“下官有罪,下官不該讓皇上動怒!”
徽宗帝餘怒未消,道:“這些日子,參奏你的折子如雪片飄來,你都幹了什麼事情,讓天下官民這般痛恨……”
徽宗說著,揮揮手道:“看來你這宰輔位子該讓出來了!”
蔡京驚恐地抬起頭去看徽宗,徽宗振振詞言:“讓你去找章馨怡,你會同蘇澤向敵國販賣糧食賺錢?讓你去搞萬歲山,你卻在裏麵弄個搏虎園拿人的性命開玩笑;這些年來,朕疏於朝政,將大權交由你,你趁機提拔親信,打擊排除異己,致使山東宋江,浙江方臘聚民造反,你的罪責簡直是罄竹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