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故友張迪(2 / 2)

蔡京沉思半天,長歎一聲道:“既然這樣,門婿就上關西尋找翁不二含,幫老夫奪回失去的相位!”

張世謀帶人趕到關西,方知翁不二含已經被天台五劍斬殺五梁坡,急急趕回東京向蔡京稟報。

蔡京一聽,仿佛霜打的秧苗蔫了半截,鬱鬱寡歡地離開京城,返回老家仙遊去了……

蔡京罷相後,形勢的發展出現一個契機:北方的女真族強大起來,趙佶立即派人出使女真,表示修好。

在修好女真的同時,徽宗潛心研究“瘦金體”書法,思念章馨怡的殷殷之情也就淡漠。

然而那壺不開提那壺,就在趙佶的“瘦金體書法”研練得出神入化時,昔日的男伴張迪找到宮裏來了。

還在徽宗做端王時,趙佶便在京城的鎮安坊尋花宿柳,坊間老鴇李媽使出渾身解數,將坊內最有紫色的姑娘挑出來供趙佶享用,可到後來,趙佶來鎮安坊的次數越來越少。

李媽是眼觀六路的老鴇,知道白米細麵吃膩了,五穀雜糧方有味,便想調調端王口味。

東京城酸棗門外有個浮浪子弟姓張名迪,生得眉目清秀一表人才,卻愛在男人夥中做那勾當,人取一個綽號:“張屁股”。李媽花重金將張屁股招在麾下,專門侍候端王。

端王一見張屁股,自然龍顏大悅,張屁股使出渾身招數博端王歡心。

一來二往,兩人便成生死之交,端王做了皇帝,不來鎮安坊走動了,張迪整日悶悶不樂。

忽一日張迪按捺不住性子,幹脆直闖宮禁來見徽宗;徽宗見昔日男妓造訪,不知如何是好。

張迪覆拜於地,放聲大哭:“主子,您做了皇帝,就把小廝忘啦……”說著,又哭。

徽宗扶起張迪,給他擦去眼淚,道:“愛卿不要哭哭啼啼,請起來說話!”

張迪爬將起來,淚水不幹,一字一媚地說:“主子,小人要在您身邊,不在您身邊伺候,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徽宗笑道:“張卿開什麼玩笑?宮中不是鎮安坊,走動之人,皆十年寒窗的學士,你文不知孔孟,武不及李廣,如何進將得來……”

張迪見徽宗這麼來說,不禁傷心至極,道:“聖上一進宮,果然就將小人忘啦!難道宮中盡皆十年寒窗之人?”

徽宗道:“哪當然!”

張迪厲聲說到:“太監也是十年寒窗之人!”

徽宗大驚失色,驚道:“愛卿言下之意是想來做太監?不成不成,當太監得把男人那玩藝割掉,愛卿哪裏受得了閹割之苦……”

張迪道:“不做太監怎能在主子身邊走動?為了伺候主子,張迪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您就答應小人吧!”

徽宗暗自尋思:本皇登基以來,身邊還沒一個貼己人兒,張迪乖巧順流,招在身邊聽用也是快事!於是,答應張迪進宮勾當的……

張迪歡天喜地前去淨身,爹娘給的命根克停馬嚓像劁豬似地被擼去,張迪方知這事不好玩,但後悔已來不及了,他捂著腫脹的襠部去見徽宗,哭得淚人一般。

徽宗笑道:“當初叫你不為,你卻不聽,現在成了這個樣子,正好呆在宮中侍候朕了,還哭什麼鼻子?甭哭喲,應該高興才是……”

徽宗親手給張迪揩去淚水,當即封個供奉官的職事給他。

張迪做了官,慢慢就將閹割之痛忘掉,專心致誌伺候徽宗。

徽宗是文藝雙馨的高雅皇帝,追求女人的目標也是色藝雙全。

後宮的娘娘、貴妃早就不中他意,萬般無奈,才找張迪這樣的男伴開心。

然而後庭花畢竟不雅,沒過多久,徽宗便對張迪生出冷淡之意,而童貫、蔡京變著法子招徽宗歡心,使張迪深感威脅重重。

張迪心中尋思:再不想法子讓皇上歡心,張迪的供奉官職事恐怕也難以保住。左思右想,無計可施,便回娘家去討計策。

張迪的娘家自然就是鎮安坊,原來的皮條老鴇李媽死了,翟紅巾做了新老鴇。

新老鴇翟紅巾知道張迪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就對他另眼相待,張迪頭一遭見到翟紅巾,便將她弄了個人仰馬翻。

盡管張迪已經失去根本,可他有嘴,有手;嘴手並舉,照樣可以發泄欲火,翟紅巾更能從張迪的火欲中得到不同尋常的滿足,這便是古語說的:魚找魚,蝦找蝦,蛤蟆找的蛙親家。

張迪嘴手代勞時,翟紅巾會呼天喊地地吆喝呐喊,整個鎮安坊都能聽見騷氣喧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