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二十四橋(2 / 2)

軍士早在天目山就領教過鄭達的混鐵棍,哪個還敢叨饒,急忙救起朱勔,惶惶如喪家之犬逃之夭夭……

張太公見鄭達震退官兵保了石橋,納頭便拜:“義士神勇,請到敝莊吃上三杯!”

鄭達見張太公誠心實意,也不推辭,在鄉勇們前呼後擁地護送下向張家莊而去。走得一二裏遠,但見綠樹蔭中顯出一個村舍,四下一周際闊河圍繞,兩岸都是垂揚大柳,樹蔭中一遭粉牆,真個江南水色,世外桃源。

轉彎來到莊前,早有四五個莊客恭候。太公立囑莊客殺豬宰羊,剔魚燉雞,於村口垂揚柳下擺上宴席請鄭達上坐。

菜上三套,酒至數杯,張太公突然放聲大哭:“張家莊冒犯了佞臣朱勔,他一定會卷土重來,這一莊幾百口性靈,恐怕難逃一劫……”

鄭達陡然躍起,一腳踩在木凳上道:“太公勿慮,鄭達在此,誰敢動張家莊一草一木,便叫他去見閻王老子!”

太公道:“義士盡管神勇,但官兵眾多,怕也抵擋不住!”

鄭達道:“怕他個鳥?鄭達師傅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將鐵棍二十四招全部傳授咱家,太公可招精壯莊客,由鄭達傳教棍法,朱勔那賊敢帶官兵襲擾,一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張太公長歎一聲:“壯士俠肝義膽,老夫深表敬意,可眼下之急是如何保住白石橋。想那朱勔老賊敗退,擇日還將卷土重來,為保白石橋不毀,老夫倒有一計,義士琢磨看否可行。”

鄭達將張同手臂執了:“太公有什麼法子隻管說來,什麼可行不可行的!”

張同見鄭達性急,拉他坐定,道:“毀橋起因,皆因七彩神石,眼下要保白石橋,就得將七彩神石炸掉!”

鄭達笑道:“太公說甚昏話?七彩神石乃天上隕石,人間瑰寶,高達七八丈,寬及十幾丈,厚至四五丈,如何炸它得掉?”

張同撚須而言:“義士有所不知,宜興縣以西有座山叫天王山,山中隱居一高士道號鐵裏溪,鐵大師自幼拜師煉丹,七十歲時,推煉出一種開山碎石的物器叫作‘震天雷’。這震天雷外表是隻鐵罐,內裝火藥、鐵渣、硫磺,用一引信牽住,用時點燃引信,便可爆炸。如果能將鐵大師請來,碎石護橋,不在話下!”

鄭達擊案而起:“端的好主意,那就快請鐵大師!”

張同道:“天王山來去一千餘裏,需要一精幹人士騎上快馬,三四天才能趕到。”

鄭達道:“太公借咱家一匹快馬,咱家這裏就上天王山請鐵大師!”

張同道:“義士去不得,若是去了,朱勔那賊殺到,誰來應付……”

說猶未了,一旁閃出張同的公子張榮,這張榮十八九歲年紀,清俊白淨,一表人才,他對張同道:“爹爹勿憂,孩兒願往天王山一趟!”

張同大喜,當即修書一封,交與張榮帶上,又於莊內挑選一匹快馬讓他騎了,張榮快馬加鞭,向天王山一路趕去……

卻說天王山鐵裏溪大師,這日於深山之中修練“飛蝗石”,忽有弟子羅天來報:“宜興縣張太公有書敬上!”

羅天相助吳玠打敗西夏天王李良園後,來到天王山拜鐵裏溪為師,專注火器研究。這一日正在前麵對著一堆燃燒彈琢磨,見張榮匆匆趕到,說張太公有書敬上。羅天讓張榮少事歇息,即來拜見師父。

鐵大師和張家是世交,山中所需錢財,多為張家資助,看罷張工來書,即令張榮上前問話。

張榮走上前去,見大師鶴發張顏,堂堂一表,凜凜一軀,不是張果老下凡,也是薑太公再世,慌忙伏地而拜:“仙翁在上,請受小可張榮一拜!”

鐵大師扶起張榮:“張公何故,叫老身下山破石!”

張榮如此這般道過一番。大師仰天長歎:“想那華山處士陳摶早有預言:‘徽宗即位,黎民不幸,天下從此亂夷’,果真應驗了!”言罷,修書一封交給張榮道:“賢侄奉書先回,老朽和徒兒打點打點,隨後便到!”

張榮持了大師回書,一路急行,來到宜興郊外的小河邊,牽馬下河飲過水,正要上路,卻見那邊走過一個人來

這人姓歸名武,人都叫他龜五。龜五矮短身材,卻是靈牙利齒,在宜興縣城開一酒店,名曰“杏花樓”,張榮每去宜興,常去那裏吃酒。

龜五見了張榮,一把拉了,厲聲喊道:“啊呀,這不是張老弟嗎,龜哥來小河買魚,沒想到和老弟相遇,走走走,上杏花樓痛飲幾杯!”

張榮本想推辭,但見天色將晚,想想父親交代的任務業已完成,也不多作顧慮,便隨龜五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