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喜道:“奴家從小就敬仰楊七娘,對您的傳奇故事倒背如流……”
說著,又將給吳玠和楊林玉講過的楊七娘故事陳述一遍。
明月師太由衷地笑了,拉著李師師的手道:“看來師師和老尼還真有緣!”
說著,看了吳玠一眼,道:“吳將軍是師師丈夫,師師在老尼這裏,你就一百個放心……”
吳玠聽明月師太把自己稱作師師丈夫,不禁一笑,道:“感念師太容留之恩,晚生這裏告辭了!”
吳玠告別明月師太,與師師道別,師師將他送到山門之外,突然說道:“相公如果能見到馬擴,給他帶個信,就說奴家在明月庵!”
吳玠應答一聲,跨上驌霜寶驥,絕塵而去。
看著吳玠遠去的背影,師師突然聲淚俱下,禁不住吟誦起柳永的《雨霖鈴》來: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
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
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
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日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至此,師師在明月庵伴青燈,敲鼓罄,跟隨明月師太習練武藝……
按下李師師不表,卻說楊林玉、鄭達、徐定、張榮四人驅馬前行,來到楓水河邊,但見河水湍急,濁浪翻卷。
四人急急打馬穿過河上的小木橋,來到河對岸。
楊林玉看著小木橋,突然說道:“拆了此橋,看那金寇如何過來……”
說著,便就揮舞爛銀槍一戳三搗,將小木橋挑翻。
小木橋跌落水中,順流而下,金兵卻蜂群而至。
到了橋頭,見橋段被楊林玉毀掉,便就站在對岸揚聲大罵。
楊林玉回道:“有種的再修一座,罵天罵地也罵不出一座橋來!”
金兵頭兒讓兵士射箭,楊林玉忙對鄭達、徐定、張榮道:“趕快回撤,小心箭鏃!”
四人退至一處山坳裏,楊林玉問徐定:“徐兄一行為何來至八角嶺……”
徐定將他們從平江府一路趕來,路過汴梁見城池被焚,一個老者指路在鎮安坊棲息一宿,結識李師師,李師師執意要上前線,吳玠隻好帶她前來的經過敘說一番。
楊林玉道:“原來徐兄幾人從平江府而來,那可是千裏行軍啊!”
說著,指指鄭達道:“這不是十裏坡那個黑兄弟嗎,哈哈,真是不打不成交,沒想到我們在這裏見麵!”
鄭達道:“楊將軍還記著十裏坡的事?將軍槍法實在厲害,差點要了灑家性命……”
幾個人訕笑一陣,楊林玉道:“楊某率領軍民將粘罕、斡離不包圍幾天,眼見就要救出二帝,那料金兀術率軍來救,末將才被金兵團團包圍!”
徐定感歎不已:“楊將軍不愧令公後代,單槍匹馬闖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我們和吳大哥從平江府一路趕來,也是為救徽欽二帝,可金兀術擋道,我們如何是好……”
楊林玉略一思忖,道:“金兀術在此阻擊,一定讓粘罕、斡離不押著徽欽二帝北進而去,要救徽欽二帝,就得突破金兀術防線;但兀術很會用兵,手中又有鉄浮圖,我們勢孤力單,貿然行動無疑是拿著雞蛋碰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