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就知道了。”這個家經曆了風雨蹉跎,山木早已成熟了。
回到家後,那些做活的人都回去了,山靈在打掃著院場,於大山和於大樹陪著那些人一起吃。
現在他們也在忙著收凳子,這些桌子凳子還是往榆樹家裏搬來的。
“你們吃飯,我跟大哥先去送茶,這高家前天晚上就開秤了,請了四個村的人去吃羊肉。”於大樹說道,心想這羊肉他這輩子都隻吃過一回。
還是他娘死的那回,娘的後家就拿了一隻羊來上祭,後來就沒吃過了。
可又想想是高家的羊肉,他一下子又沒了胃口。
這開秤的意思是茶葉作坊老板,邀請同村的人,一起來吃飯,那天十分的熱鬧。
要殺羊,寓意“吃羊肉發洋財,財源滾滾,洋洋得意。”
這高家是小海子四村的大戶,他們請村民吃飯,吃了飯村民以後的茶葉就隻能送給他們了。
其實這高家即便不請吃飯,他們也會送去的,這四村就一個茶葉老板,不送給高家,送給誰呢?
高家這樣做,也不過是搏一個噱頭,今年是第一年殺羊,以前都是殺雞殺豬。
前天山靈還在牢房裏,家裏人都東奔西走,忙著將他們救出來,所以也沒有去吃。
以為還沒有開秤,卻不想早就開了。
“爹、二叔,你們去吧,路上小心一點。”山靈囑咐著於大山和於大樹。
李氏茶葉采的很快,這幾天家裏茶葉還不怎麼發,去了一下午,采了十幾公斤的鮮葉。
高家收鮮葉,他家用著半個東海子的男工,別的村也有些,有二十幾口大鍋,晝夜不停的曬茶,炒茶,製茶。
他做了將近二十幾年的生意,那些老板直接趕著馬車來他家裏收購。
走了一個半時辰的路,才到了高家的茶葉作坊,抄的還是小路,裏麵的說話談笑的人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一看那隊伍,好長啊,不過他們都已經習慣了,排了對,後麵陸陸續續還有很多人來。
“大山,送茶啊。”李大旺問道,今天街子,他去趕牛車了。
“是啊,大旺哥。”於大山禮貌的說著。
李大旺心裏盤算著,“那個,大山啊,聽說你家秧苗都被拔了,有沒有抓到是誰幹的?”於大山搖了搖頭。
“唉,也不知是哪個良心被狗抬了的幹的事兒。”
“你們在後,我先回去了。”
又排了一個多時辰,於大山和於大樹弟兄兩人緣不錯,不時有人前來搭訕,說上幾句。
日子倒也過的飛快,好不容易輪到他家了。
於大樹將裝茶葉的籃子搬在稱上,等著他們給稱一稱,評個價。
這茶葉采摘也分等級,有獨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大大小小一邊采,等好幾個級別。
所以價格也就不一樣,這評茶有專門的評茶人,他會根據各種情況給你價格。
比如水分多的,要扣幾兩,茶葉捂紅了,要便宜幾文等等,需要靈活處理。
“你這茶拿走,我們不收。”
後麵排隊的人有的在心裏暗笑,有的驚訝,有的為他們感到可惜,有的畏懼高家的手段,想法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