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茶坊渡過難關(1)(1 / 1)

趙天晟從和山靈分手以後就回去了,他沒有去上過學,而是每天在家醉生夢死。

淡淡的月光從窗欞射進來,已經記不清自己是第幾回喝醉了。

胡子拉碴沒有打理,衣服臭烘烘的。

到是張氏,她好了以後就開始忙碌了起來。

每天早上起來,摸兩口飯吃吃,帶點醃臘,就去茶地了。

張氏采茶相當的快,要是茶好采一些,一天可以采三十斤團轉的鮮葉。

青花姐妹兩也會回來幫著采幾天。

這眼看著婚期將近,張氏每晚回來還要完成趙天晟的喜服。

她家醃菜很大了,張氏把醃菜洗好以後,切得很細,然後塞進壇子裏,倒進去一些米湯水,就蓋了起來。

過幾天它就會酸了,用來墊底,夏天吃點這個很開胃,製作又便宜。

這水醃菜用米湯水醃可以放得時間長一點,有些還可以用冷開水醃,要是等著吃的,把開水倒進壇子裏,蓋上蓋子,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兩三天就可以吃了。

家裏的大胖豬,他們每天都喂得很多,要將它催肥了,到時候才夠吃。

家裏家外打掃的幹幹淨淨,即使不像現代都是水泥地板。這裏的都是些土,但是都很平整幹淨。

這做飯的,叫客的,端茶遞糖的,洗碗筷的,專門蒸飯的,安排菜的,掛賬的,都請好了。

以前張氏就負責去幫人家做菜,廚藝也很不錯,因為歲數大了他們也不請了。

“他爹,明天卻街上買些白糖,稱些煙絲,另外打些酒回來。”請來幫忙的這些人,事情結束後,要拿東西去答謝。

其他撿菜,添菜,添飯,掃地,擦桌子的都是一個村的,他們不請就來了。

每家都是這樣,相互幫忙,而那幾個位置是最苦的,也要一些技術含量,所以必須請好。

避免到時候村民們出現你看我閑,我看你閑,一個人也不動,來的客人幹瞪眼的情況。

“好的,我大姐家說要幫我們熬五十斤,還不夠啊?”趙文禮問道。

“怎麼會夠呢?這酒是要任鄉親們喝的,還要用一些來做菜,咱們家都十多年沒有辦過事情了。這孩子成親是大事,怎麼說也要七八十桌客啊。”張氏說道,她以前也幫別人家安排一些,所以心裏有杆秤。

“那要吃些啥子菜呢?”趙文禮說道。

張氏說道,“一個米油粉煮豆腐,一個邱豆,一個茴香,一個花生,一個醃的水醃菜墊底,其他的就看做菜的拿主意。肉的大小,他們做慣菜了,會計劃的。”

這裏的風俗是一桌八人,肉是大塊大塊的八塊,有肥肉,瘦肉,排骨,紅肉,紅肉是用染料將肥肉染成紅色。

肉類每樣每人一塊,可以帶著回家吃,這種做法,有一個名字叫“帶鹽水菜”。大多數人都舍不得吃肉,吃飯的時候都是把肉拿回去一家人吃,他們則吃些小菜。

這家裏除了一個村子的,幾乎老老少少都來,其他村子的一般都是一個大人帶兩個小孩。

做一回客,帶回去的東西加他吃下去的,都要比他出的禮金多。

大家都圖個喜氣,也不計較那麼多,你家豬大豬小不管,但要保證每人都能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