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花花綠綠(1 / 3)

白俄在中國名聲不佳。

加之又幫狗肉將軍逞凶,自然更受到與之作戰方的痛恨。

怕就怕自己落到士兵和下能軍官手裏,屆時,真被這些粗魯愚蠢的家夥一槍給崩了,那才真是叫劃不著呢。可聽了這個中年將軍的最後幾句話,米沙卻眼前一黑,哀歎這下真的完蛋了。

軍官走了過來,冷冷的從頭到腳看看米潲和達沙耶夫。

未了,輕蔑的癟癟嘴巴。

“就這鬼樣,還指揮官嘛?拉走。”,於是,二個士兵挾一個的,米沙和達沙耶夫被生拉活曳的架到車站後麵。

這是一片鐵欄杆圍著的小菜壩。

牽牛花在纏滿鐵欄的藤蘿間開放,黃白藍相間的小喇叭朝天揚著,仿佛在快樂的歌詠。

壩子的角落,是幾株茂盛的梨樹,雪白的梨花開得繁茂爛漫,映襯著腳下綠油油的說不出名的菜叢,遠方漸趨漸隆起的丘陵和白雲遊弋的高空,像極了一副列維坦的風景畫……

米沙和達沙耶夫,被推到了梨樹下。

軍官後退幾步,舉起了軍刀:“預備,”

“慢!”米沙叫了起來:“我要見你們指揮官。”“你?”軍官一怔,然後輕蔑的瞪瞪眼眼:“將軍才不見你這個老毛子嘛,預備,”

“且慢,我認識你們的大官。”

米沙早想好了,與其就此完蛋,不如冒險一博:“很大很大的官兒。”

軍官不屑的看看他,嘲弄到:“老毛子,你知道我們是什麼部隊?說出來,我就相信你。”“你們不是北伐軍嗎?”米沙竭力露出自信的微笑,以訛傳詐,瞎蒙胡猜:“打張宗昌的北伐軍。”

“北伐軍?哈!”

軍官揚天一笑:“還他媽的還南伐”

突然止了笑,像想起了什麼,注意的擰起了眉頭:“對,我們就是北伐軍。你認識我們哪個大官嘛?”,其實,軍官揚天一笑,米沙就知道對方識破了自己的心機。

絕望間,又聽到他發問,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蔣總司令,還有羅家大少爺和馬臉春風。”

軍官的眼睛眯縫起來,突然大笑道:“老毛子,哄到老子麵前來嘛?你他媽的就一個白俄,怎會認識蔣總司令和那個,那個什麼羅家大少爺和馬臉春風嘛?想活命胡編嘛,老子信了才是傻瓜嘛。行刑隊,”

已開始有些煩倦的士兵們,又重新挺起了步槍。

一齊瞄準對方的胸脯,靜候著指揮官最後的二個字。

“休息,我肚子有點疼,拉泡屎來。注意盯住嘛,莫讓這二個白俄跑了。”說罷,轉身真捂著自己肚子跑了。

米沙舒了口長氣。

對方騙不了自己,一定是被噱住不敢作主,跑去向長官請示彙報去啦。

他看看達沙耶夫,上尉大約是額上的傷疼得厲害,又被一腳踢到車下摔得夠嗆,現在已經神情恍惚,意識模糊,痛苦的靠著梨樹站著,一副渾渾噩噩聽天由命樣。

米沙見狀,唯有無可奈何,輕輕悲歎不已。

再說那青年軍官借肚子疼要方便,暫停了對二白俄執行死刑,一出小院壩子步朝司令部飛跑而去。

中年將軍正坐在棗紅色的太師椅子上看文件。

聽見叩門聲,頭未抬說:“進來!”

“叔父,發現一條大魚。”青年軍官欣喜的報告:“您要見嘛?”,中年將軍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文件:“作力,你說什麼,哪來的大魚嘛?”

作力機警的向四下瞅瞅。

才湊近耳語般說:“叔父您不是一直想認識北伐軍的蔣總司令嘛?現有人牽線了。”

“哦?”中年將軍驚訝的看看自己的侄兒,揚揚眉梢:“說說嘛!”,作力把剛才米沙的話重複一遍,然後高興的推測。

“我看有一大半是真的。

這些白俄有奶就是娘,誰給錢誰的勢力大就跟誰賣命。

張宗昌現在完蛋了,北伐軍勢如破竹,銳不可當,且又有主義理想,與一般軍閥不同。說不定,今後的中國就是他們的?所以,”

中年將軍站了起來。

慢騰騰在屋內踱步,一麵誇獎到:“不錯,作力,跟了我幾年有進步。但這個白俄到底是不是在打逛語,裝聾作啞嘛?

你說得對,欲幹大事者,決不可眼光短淺,隻顧一時。這樣吧,把二人押回來弄弄,清潔清潔,你看他們髒的,再押到我這兒來。”

“是!司令!”

青年軍官雙腳一並,立正敬禮推門而出。

年輕人出去了,中年將軍依然不緊漢慢的踱著步,腦子在飛快盤旋。他,就是民國史上有名的“涿州虎”——傅作義。

傅作義(1895.6.27~1974.4.19),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

字宜生。山西榮河人。

1912年被保送北京第一陸軍中學堂。1915年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畢業,回山西在晉軍服役,1927年率第4師參加對奉軍作戰,10月乘虛襲占涿州(今屬河北)後,孤軍苦守三月餘,以不足萬人之師,抗擊數倍於己之兵力。

采用在城牆內外挖掘壕溝阻敵攻城、主動出擊等辦法,打退奉軍多次進攻,終因糧盡援絕,於次年1月撤出涿城,接受奉軍改編。

“涿州虎”由此而得名。

傅作義因拒絕張作霖委任,被軟禁於保定張學良指揮部,5月初出逃至天津。

第二期北伐擊敗奉軍後,任第三集團軍第5軍團總指揮兼天津警備司令。1949年1月,他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和平統一”的主張,毅然率部舉行北平和平起義,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歸回人民,200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免遭兵燹。

這一義舉,對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有勇有謀,誌存高遠的傅作義,此時雖是晉軍高級將領和天津警備司令,可對中國時局的發展,一直緊切的關注著。

南下的北伐軍勢如破竹,兵鋒所指,號稱“儒將”的吳佩孚首先完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