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觀色下,古仁並未覺得刑天有所不妥,心中正泛嘀咕時,忽然聞聽一名兵衛來報,隨
即臉色不悅地問道:“什麽事情?”
“陛下,東瀛近日發生兩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保守估計,雙方共計戰死約一萬士兵,損
失的財務無法計算。”
“還有沒有?”古仁關切地問道。
“雙方軍隊正在修整,相信不出一個月必有一場大戰,其規模定然超過前麵兩場。”衛兵
中氣十足地回稟,“陛下,根據收屍人員的報告,雙方的兩次軍事衝突中,戰死的士兵內
參有阿爾及利和科特迪的士兵,相信此些骸骨已經運回本國。探子回報,阿爾及利和科特
迪的兩個港口,分別出現超萬人的軍隊,有跡象表明,此些軍隊是進入東瀛參戰的部隊。
”
揮手示意衛兵退下,古仁沉默一會,“諸位大臣有什麽看法?”
“陛下,照目前情況來看,雙方的軍事實力相差無幾,極有可能打成平手,如果子爵大人
再帶兵參戰,相信東瀛一戰的勝方將會是霧陰雷奘。”一位軍政大臣說道。
“刑先生,您怎麽看?”
“勝負要打了才知道,我軍的作戰計劃已經擬訂,具體何時運作,這就要看雙方何時進入
膠著狀態。”
教皇紅燕用那偽裝的男人聲音問道:“子爵大人,六千兵力真的能凱旋歸來嗎?”她此時
強調刑天帶兵的數量,無非就是想提醒刑天,與幕蓮還有一場賭約,勝了,自然是好,敗
了,可就丟了格魯吉的國顏。
刑天扭頭衝郭海瑞微微一笑,“教皇大人,這點你無需擔心,作戰計劃我已經和公爵大人
詳細的模擬十數次,凡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都做了軍棋沙盤預演,事實證明,六千兵力踏
平東瀛的作戰計劃的確可行。”
古仁疑惑地望著郭海瑞公爵,“這是真的?”
“千真萬確,為了能保障作戰計劃的順利,此作戰計劃除了我與子爵大人以外,並無第三
者知曉。”郭海瑞的心頭顫栗,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和刑天商量過什麽作戰計劃,最近除了
關愛其夫人以外,什麽事情都沒有作。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接過旁邊衛兵遞來的活頁夾,古仁看一下議程,“諸位,南
港的民政官包封政績卓越,不論從哪一方麵來講,皆有資格受封子爵爵位,不知道有沒有
人反對?”
未見有人反對,古仁立刻宣布提案通過,接著說“南港的代理財政官巫公精,在他上任
這段期間,南港稅收比平日多出三成,給予受封名譽男爵爵位,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名譽爵位是格魯吉貴族建製中的一個特例,大凡得到名譽爵位的人,未必就是本國國籍的
人。況且,擁有名譽爵位頭銜的人並無真正的貴族實權。對於名譽爵位的說法,各有各的
看法,而民間普遍將名譽爵位和逍遙貴族劃成等號。
“通過。進行下一個提案……”
表麵看上去,刑天是在專心聽國王古仁提出的議案,實際上,刑天的心中是最清楚的。在
這一局的棋盤中國王古仁走了一步好棋,不管是對內對外,拔擢包封和巫老對古仁是百利
而無一害,相反,對自己卻是一個非常大的潛在危險。
二人越是精明能幹,自己越是能在不知不覺中倚重二人的能力,待到一定的時機後,國王
古仁自會製造借口收拾二人,最不濟也會除去二人的貴族頭銜。如此這般,不異於斷了自
己的一雙手,短時間內給古仁有機可乘。
二人是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有此危險存在,刑天不得不調整計劃,如若有可能
,將計就計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然而,東瀛一戰迫在眉睫,自己無暇分身照顧南港的事
物,就算古仁看不出此漏洞,相信當年的天親王古天也會看出來。
“諸位,東瀛一戰即將開始,任命呂嘉誠為軍隊後勤大臣,不知有何看法?”
國王古仁這一提案立刻遭到眾位大臣們的反對,反對的理由都合情合理,就算是反駁也會
被視為強詞奪理。不得以,古仁開口問刑天,“刑先生,您認為這個提案怎麽樣?”
刑天微微的一笑,“陛下,如果您擔心呂嘉誠不能完成任務,我看這個擔心是多餘的。”
“好,既然刑先生如此相信呂嘉誠,我一定支援您。”
“多謝陛下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