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陽的精彩表現讓勝利的平似乎開始傾斜,不過很快,諾維茨基那超級火熱的手感,就將亦陽的風頭全部搶去。
本來,這場比賽最大的看點就是鄧肯和諾維茨基之間的對決。而諾維茨基在第二節比賽末段的連續進球,無疑是點燃了所有球迷的心。
德克先是在外線接到亦陽的分球之後命中三分,之後,又連續在內線用翻身跳投的方式投入兩球。
如果你以為諾維茨基的忽然發力會讓牛隊取得比分領先,那就太看聖安東尼奧馬刺了。
被波波維奇換上來的喬治希爾,直接把特裏打得顏麵掃地。第一節是妖刀,第二節又殺出來一個希爾。其實這也在暴露,牛隊在二號位上的防守,的確是太過疲軟。即使最後一分鍾卡萊爾換上了史蒂文斯,也已經無濟於事。
第二節比賽結束,比分變成了51比49,牛隊暫時領先兩分。
4分次助攻,亦陽半場比賽的數據,可以是絲毫也不起眼。很多電視台都聲稱,聖安東尼奧馬刺不愧是新秀殺手。就連本賽季到現在一直高歌猛進的亦陽,都在聖安東尼奧停下了自己的腳步。
但卡萊爾很清楚,亦陽隻是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第一節比賽他太緊張太謹慎,第二節比賽,諾維茨基又占去了太多的出手權。亦陽隻要繼續保持下去就好,沒有必要做過多調整。現在的問題是,馬刺隊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攻擊點冒出來。
一開始是單節16分的“妖刀”,現在又是把特裏打得拉攏著臉的喬治希爾。對於臨場應變能力相對薄弱的卡萊爾來,馬刺隊這種攻擊點分散的情況,還真是特別棘手。
第三節比賽一開始,卡萊爾在防守端先是用亦陽去和希爾對位。這樣做的效果十分顯而易見,希爾獲得機會的次數變少了很多。持球之後,希爾想要突破身高比特裏高不少的亦陽,也比較困難。
另一方麵,鄧肯和諾維茨基的對決仍然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兩個曆史級四號位之間的大戰,完全讓其他人都變成了擺設。
第三節比賽中段,吉諾比利再度上場,並用突破製造殺傷的方式頻頻站上罰球線,繼續砍分。牛隊那邊,替下了亦陽的基德也是難得一見地火力全開。
基德在三分線外投中的表現,讓帕克再一次被波波維奇罵得體無完膚。
雙方的進攻狂潮一浪高過一浪,防守端的對抗也是越來越強硬。如果前兩節比賽雙方都還是在相互試探,那麼下半場,這一局德州內戰便可以是進行到了最激烈的階段。
最終,雙方第三節比賽依然打成了平,總比分7比71,分差還是分,比賽的焦灼程度可曉而知。亦陽第三節比賽僅出手一次,得到分和次助攻。
鄧肯和諾維茨基的對攻對防成為了所有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別是表現平平的亦陽,就連首節比賽砍下了16分的吉諾比利都快被人們淡忘。
“你認為第四節比賽,雙方取勝的關鍵是什麼呢!?”節間休息的時候,肯尼史密斯衝坐在自己身旁的巴克利拋出了一個問題。
“蒂姆和德克誰能堅持到最後,哪支球隊就是最後的贏家!”雖然巴克利的回答有開玩笑的意味在裏麵,不過也並非沒有道理。第三節比賽被兩個四號位統治之後,人們腦子裏隻有德克和鄧肯一次次交手的畫麵。
但波波維奇和卡萊爾這兩個極其重視團隊的教頭,可不會把勝利交給單獨的哪一個球員身上。
“帕克今的狀態很糟糕,無論進攻和防守都是如此!掐死他!在防守端限製他得分和出球,在進攻端多利用這一點給德克分擔壓力!他們以為今你玩完了,告訴那群家夥,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卡萊爾在自己的戰術板上畫了一個紅圈,紅圈內正是托尼帕克的名字。
他不是在對基德這些,而是衝著亦陽做最後部署。卡萊爾很清楚,年輕的亦陽在第四節比賽中,往往要比精疲力盡的基德更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