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夫妮·杜穆裏埃的成名作
作者:達芙妮·杜穆裏埃
國別:英國
入選理由
達夫妮·杜穆裏埃的小說具有神秘的色彩、曲折的情節,激發了讀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蝴蝶夢》作為她的代表作更是體現了她小說的特點。
背景搜索
英國女作家達夫妮·杜穆裏埃(1907-1990)出身書香門第、藝術世家。祖父喬治·杜穆裏埃是英國著名的藝術家和小說家,父親傑拉德·杜穆裏埃爵士是英國著名表演藝術家和劇院經理。在這樣的家庭裏,杜穆裏埃自幼受到了藝術的熏陶。1931年她創作出了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可愛的精神》。此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她創作出了一係列極富魅力的作品。給她帶來國際聲譽的《蝴蝶夢》即完成於1938年。
達夫妮·杜穆裏埃生前曾是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寫過十七部長篇小說以及幾十種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一九六九年被授予大英帝國貴婦勳章。
達夫妮的小說大多以自己的故鄉康沃爾郡的社會習俗與風土人情為背景,小說中的地名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使得她的恐怖懸疑故事更加確實可信,並有“康沃爾小說”之稱。從此,達夫妮·杜穆裏埃因她的“康沃爾小說”而名揚四海,“康沃爾”也因達夫妮·杜穆裏埃而聞名遐邇。
達夫妮·杜穆裏埃受19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說影響較深,同時亦曾研究並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說創作手法,因此,“康沃爾小說”大多情節比較曲折,人物(特別是女主人公)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著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達夫妮·杜穆裏埃的主要作品有《牙買加客棧》《蝴蝶夢》《法國人的港灣》等。
《蝴蝶夢》原名《呂蓓卡》,是達夫妮·杜穆裏埃的成名作,發表於一九三八年,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再版重印四十多次,並被改編搬上銀幕,由擅長飾演莎士比亞筆下角色的名演員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主演男主角。該片上映以來久盛不衰。
作品快讀
這是一個美麗浪漫而又充滿著神秘驚恐色彩的經典愛情故事。故事發生在英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爾郡。
故事開頭以女主角在夢中用第一人稱“我”開始敘述,鏡頭穿過幽深迷離的林徑,來到曼陀麗莊園門前。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破敗荒蕪人煙的廢墟。記憶在這時,又回到了法國的海濱城市蒙特卡羅。在一座臨海的懸崖絕壁上,年輕英俊的馬克西姆-德文特先生正神情陰鬱失魂落魄的看著萬丈懸崖下洶湧澎湃的大海,這時芳達正好觀景路過。她以為他準備跳海自殺,急忙上前大聲阻止,不料卻遭來德文特先生被人打擾的惱怒之詞。
生長於美國一個平凡家庭的芳達,是一位貴婦的陪侍女。沒想到,次日他們再次相遇。原來他們竟住在同一家旅館裏。芳達從貴婦口中得知,德文特先生是英國著名曼陀麗莊園的主人,一年前,漂亮的妻子才去世不久。了解到這些,芳達對德文特更多一份好奇和關切。他們在一起相處得很愉快,隨後墜入愛河並閃電式結婚。
蜜月歸來,他們來到曼陀麗莊園。這是一座非常漂亮豪華的莊園,裏麵有許多仆人,但氣氛卻非常陰暗神秘和令人壓抑。使德文特夫人疑惑不解的是,德文特先生從未提起他的前妻呂蓓卡。他的性情總是不時地顯得非常憂鬱和暴躁易怒。而對呂蓓卡無比崇拜的女管家貝弗斯太太則對她居高臨下,處處跟蹤刁難,甚至希望她能離開或是死去。莊園裏,到處都是人們仰視和敬畏的呂蓓卡的影子,仿佛她從未真正離開過。而真實存在的德文特夫人卻似乎成了一種虛設。每天,她都生活在惶恐不安的氣氛裏,感到精神極度緊張心理脆弱,陷入苦惱難過的境地。眼前的這一切,使她懷疑德文特先生是否發自真心愛著她。於是,她決定尋找真相。
終於有一天,人們在海底發現了呂蓓卡的沉船,同時也發現呂蓓卡的屍體。這才揭開曼陀麗莊園的真相。卻原來,在人們心目中具有完美形象的呂蓓卡,其實一個野心勃勃欲望強烈自私虛偽淫蕩的女子。她和德文特先生的結合,是因為她看上了曼陀麗莊園女主人的位置,並試圖占為己有。她要使曼陀麗成為人們心目中最豪華的莊園,她要掌控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德文特先生。在她的世界裏,她就是上帝;在她的心裏,沒有愛和希望,隻有世俗的財富和情欲。她捏住德文特先生不願毀壞家族名聲的性格,要求品性文弱的德文特先生和她在人前扮演幸福美滿的夫妻。與此同時,她又無比淫蕩卑賤地和表哥鬼混,勾引下人,與不同的男人交往。這使德文特先生在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後,還要忍受無以倫比的恥辱,成為德文特先生無法向人傾訴的痛苦和心結。不僅如此,她還經常故意侮辱和折磨精神脆弱的德文特先生。這天,當她和德文特先生在海邊的小屋裏再次發生爭執時,突然倒地猝死。德文特先生被這突然發生的意外驚呆了。情急之下,為避免自己被人嫌疑破壞家族聲譽,他隻得將呂蓓卡的屍體抬到船上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