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秦王平定東都(2 / 2)

初,修德之父名機者,嚐仕於越王侗,世充既篡位,機謀歸唐,為世充所屠。高祖免修德官。其兄世偉、子玄應等在道謀反伏誅。世充亡年四十二歲,篡位才三年。是日鄭亡,時武德四年夏六月也。後人有詩雲:

世充據洛甲兵強,夏楚解圍勢兩亡。

自是三家如瓦解,果然天命必歸唐。

卻說秦王自滅鄭後,歸於西府,招賢納士,海內稍得休息。唐主見秦王功高,特置天策上將,位在王公之上,以秦王為之開府,置屬開館於宮西,以延文學之士。時杜如晦、房玄齡、虞世南、楮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蘇勖、於誌寧、蘇世長、薛收、李守素、陸德明、孔穎達、蓋文達、許敬宗並以本官兼領文館學士,分為三番,更日直宿,供給珍膳,恩禮優厚。秦王每朝謁,公事之暇,輒至館中,引諸學士討論文籍,或至夜分乃寢。乃使庫直閣立本圖像,褚亮為讚,號稱“十八學士”。士大夫得預其選者,時人謂之“登瀛洲”。後人有詩雲:

十八學士登瀛洲,如晦玄齡名最優。世南褚亮思廉匹,玄道允恭元敬儔。顏相時兮次蘇勖,於誌寧兮世長續。薛收守素揚清名,德明穎達踵芳躅。蓋文達兮許敬宗,群賢盡佐秦王功。

詠史詩雲:

天策弘開延朊士,太平重見振儒風。

緇帷預講文章顯,賓館供羞禮遇隆。

標榜足誇瀛海會,謀謨多助禁門功。

牝雞聲裏坡圖處,借問何人許敬宗。

時秦府僚多補外官,杜如晦欲出。秦王患之。房玄齡謂秦王曰:“餘人不足惜,至於杜如晦,王左之才也。大欲經營四方,非如晦不可。”秦王即奏聞唐主留之,使為府屬。常從秦王征伐,參謀帷幄,軍中多事,如晦剖決如流。武德四年十月,長安城中奏軍情,邊官表稱江陵蕭銑自號梁王,改元鳳鳴,置官立士,反背朝廷,興兵侵犯境界。當時唐主命誰出師?

總評:秦王開館於西,以延文學之士,豈真有意於橫經論道、修齒胄之禮乎?蓋當是時,建成、元吉之隙已成,而角立之勢起,故收召英賢,自為羽翼,以待他日之變耳。自十八人之見用而所謀者,無非傾嫡代宗之計,卒未有以父子兄弟之義一為太宗忠言者。人徒謂有唐蒙不洗之詬,而不知瀛洲之選實為之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