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應得良朝誕名將(1 / 2)

聽到朱儁的話,戲誌才起身,朝著朱儁深深地行了一禮,“後學末進戲忠,代天下蒼生謝過朱老大人高義!”

朱儁笑著說道,“老夫倒是覺得,你應當替大司馬謝謝老夫呢!”

戲誌才帶著幾分恭敬拱手道,“老大人此言在理,但戲忠一介佐吏,不敢僭越,不過朱老大人和皇甫大人為我大漢所做的一切,晚輩想來,依著大司馬忠厚秉性,定然不會忘了二位老大人的恩德。”

皇甫嵩目光一凜,開口問道,“誌才,此次前來,不單單是為了這事情吧!”

戲誌才開口說道,“此次戲忠前來,是奉了大司馬之名,前來看看我大漢軍中這些精銳之士,順道為這些年輕人講上一堂課,給他們一顆定心丸,好生為我大漢效勞,先前戲語,非是大司馬授意,乃是我等臣屬之意,還請二位老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皇甫公當下朝著身側之人吩咐道,“堅壽,去召集三百學子相聚!”

三人閑談了好一會,快到午時時分,皇甫嵩身旁那男子才走了進來,衝著三人拱手道,“三位大人,事情已經辦妥了,如今所有學子都在教室中候著。”

皇甫嵩起身抬手道,“戲祭酒,請!”

三人聯袂而動,看著那高大的建築,戲誌才有些發愣,朱儁笑著說道,“這些都是大司馬的奇思妙想,祭酒大人入內一觀便知!”

三人進入廳中,一眾學子不清楚戲誌才是何人,可麵對這大漢皇家軍事學院的左祭酒皇甫嵩和右祭酒朱儁二人,一種認可都是熟悉的很,不說這二人負責主導交到這三百餘名軍中精銳,就說這二人的威名,也足以讓這些年輕的士卒率服。

戲誌才雖然看著也就三十歲的模樣,和這二位相比,年輕得很,可這二位老將既然作陪此人前來,想必此人的身份,定然也非尋常,一眾學子一時間對戲誌才的身份好奇不已。

看著麵前這青石為階,桌椅俱全的的頗具二十一世紀風格的階梯教室,戲誌才心中震撼不已,自家主公這奇思妙想,確實是不拘一格,這玩意看似有幾分僭越禮製,可實際上,不知不覺間卻為大漢的建築增加了一層與眾不同的獨特魅力。

三人沿著教室前方的階梯走上約有三尺高的講壇,三人依次坐定,看著擺放到自己麵前的銅質喇叭,戲誌才雖然不算熟悉,可在劉奇身旁久了,自然也知曉,對這玩意不算陌生,可看到麵前擺放的這銅質喇叭,戲誌才心中登時也明了,自家主公心中裝的,是如何宏大的偉略了。

戲誌才帶著幾分洪亮的聲音說道,“我身旁的兩位老將軍我就不介紹了,想必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某家戲忠戲誌才,忝為大司馬帳下軍師祭酒,此次諸位從軍中出來深造,跟著兩位老將軍就好生學習一番,爭取日後都能成為我大漢棟梁,更好為我大漢效力!

大司馬本想親身前來,怎奈前些時日,南蠻發生動亂,大司馬要調度兵馬,不能分身,便委托戲某前來,看看看我大漢軍中英才的英姿!”

隨著戲誌才話語的落音,教室之中響起了連綿不絕的掌聲,這些人可能沒見過戲誌才,可大司馬劉奇帳下軍師祭酒戲誌才的大名,在這些人耳中可謂是振聾發聵,不說跟隨大司馬南征北戰,平定荊州隱患,單單說一人一襲白衣西入蜀,仗著三寸不爛之舌,行廟堂詭譎之事,幾乎是憑借著一人之力,就替朝廷平定了偌大的益州,這一樁樁事跡,在荊州軍中可以說是人人皆知。

原本對劉奇任命戲誌才為軍師祭酒還有不少人心有疑慮,可等到戲誌才的事跡傳開,眾人無一膽敢小覷,或是如今的光祿勳賈詡賈文和,還是自家主子府上的內庫總管郭嘉郭奉孝,還是如今的長安留守劉巴劉子初,這些劉奇帳下心腹謀士,在座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

劉巴出名,是因為征討袁術平定南陽時,劉奇詐死劉巴主持事務,誘使黃忠黃祖大軍頭懸孝布,白袍奔行,抱著必死之誌攻伐。郭嘉出名,是隱姓埋名孤身前往長沙,一人策應兩員小將拿下長沙蠻子賊首,帶領數萬人反叩蠻軍。賈詡出名,是因為向劉奇諫言,大軍設計,讓自稱天下第一猛將的虓虎呂布呂奉先不戰而退。

而戲誌才出名,則是三寸不爛之舌,手掌反複之間,就讓益州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大軍兵不血刃拿下益州,或許中間多多少少有劉奇的策劃在內,可劉奇為了給士卒們灌輸一個思想,戰爭,該血拚的時候要血拚,該用腦子的時候還得用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