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南陽問策(1 / 3)

聽到劉奇的話語,戲誌才若有所思,口中重複著劉奇的話語,“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無黨無派,千奇百怪!”

戲誌才沉吟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主公所慮久遠,非是屬下敢比肩也!”

看著戲誌才的模樣,劉奇緩緩開口說道,“誌才,切記,這天下,最忌黨同伐異!更怕有人呼喊黨同伐異!黨同伐異,看似將實力擰成一股繩了,卻也是最危險的,隻要稍有不慎,那就是萬劫不複的下場!”

劉奇開口詢問道,“如今京中形勢,誌才以為如何?”

戲誌才緩緩說道,“主公當以靜製動,第一,自然是將兵權收攏在手中;第二,那就是盡量將豫州、兗州、青州等地納入王爺掌中,到時候隻要民心都向著主公,那些朝中公卿就是想要翻起什麼風浪,也是有心無力!”

戲誌才說的話語,基本上已經戳中劉奇心坎,當年太祖不就靠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一統了中華麼?戲誌才如今所言的策略,與當年的基本方針有異曲同工之妙,先用人數戰勝他們!若是沒有地方上支持,沒有足夠擁躉,那些朝中公卿,也不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反倒是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劉奇輕輕點了點頭,“京都之中士人不少,單是光祿勳賈文和帳下的侍中郎官之類的不在少數,如何安撫住這些人才是頭等大事!本王倒想一蹴而就,但一時半會恐怕難以服眾!”

劉奇心中清楚,如今自己治下的士子,有一大半都聚攏在賈詡的麾下,畢竟侍中、郎官之類的虛銜不在少數,賞賜、恩蔭、傳嗣……幾乎所有從天子公卿口中傳下來的賞賜之類,都少不了要多上一兩個郎官,這也是當時劉奇為何要將作為繼戲誌才之後自己的第二大智囊賈詡捧到光祿勳的位置上的原因!

這些人,若是論真才實學,劉奇心中已經不抱什麼希望,或許有有識之士,可那畢竟隻是鳳毛麟角,百裏挑一,這些郎官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庸庸碌碌之輩,如果有後世的話來說,那就是二代集中營,但凡朝中官員,凡是有殤,除卻zàofǎn和貶謫之外,哪怕是官員立下大功,賞賜的時候都少不了提攜其子嗣後輩,以及到達一定地位的官員有特權推舉晚輩,也就是所謂的任子製!而郎官,絕對是這些人的起點!就連袁紹袁術兄弟和曹操,也都是從郎官起步,更不敢說其餘人了!

這些人或許沒什麼大本事,可互相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再加上一個個背景深厚,指不定暗中就蹦出一個人和朝中大儒扯上什麼師徒關係親戚關係,劉奇不敢不小心對待,若是一個兩個人自己倒好應付,可這些人要是動彈,恐怕就將如今天下的大半士族都牽涉進去!

戲誌才倒是帶著幾分坦然說道,“主公既然打算將帶入關東的那些西涼百姓安置在兗州,以屬下之見,主公倒不若將這些人打算分散開來,安置在兗州和豫州各地!再將那些南中蠻子送來一部分打亂安置在這兩州,到時候借著馬征西的名頭,大軍出動,誰要是敢鬧事情,網頁不妨將其放到青州和東郡二地去!臨近袁紹,到時候這些人要是敢說出來不用派兵防備袁紹,主公再動手不遲!”

戲誌才絲毫不猶豫,開口說道,“主公在學宮培養的第一批學子也都學的差不多了,如今在軍中效力的那些士子,也是時候將他們派出去了,想來這些人足夠填滿豫州和兗州了!”

劉奇帶著幾分感慨說道,“這些年輕人恐怕實力還不足,要是將他們捧到縣令這個位置,本王唯恐朝中那些人不滿,到時候,這事情可不算小!”

戲誌才笑眯眯的說道,“主公多慮了,那些人之中,能坐上縣令位置的隻能是少數在軍gōng勞不小之人,更多的人,要放到鄉裏亭這些低層單位之上!若是平時,這些職位隻能交由地方推舉,可如今王爺既然讓涼州百姓和南中百姓安置在這地兒,那這些人自然交由王爺任命,那些人恐怕也看不上這些位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