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好壞參半!孰好孰壞(1 / 3)

鎮平,縣郊,荀氏莊園。

一處偏僻的書廳之中,看到緊緊盯著自己的族兄荀衢,荀彧頓了頓,爾後猛地一拍腦袋,“兄長,是我等大意了,為弟這次可是被王爺給誆騙慘了!”

看到荀彧恍然大悟的模樣,端坐首位的族長荀衢以及坐在一側的太仆荀悅二人帶著幾分訝異看著荀彧,看到二人目光之中的質詢之意,荀彧將目光投向了荀悅,“兄長,可還記得,我向你提及,為弟去大司馬府之時,曾看到過楊太尉的車馬!”

說完之後,荀彧麵上帶著幾分懊惱說道,“恐怕,楊太尉也是被漢中王請去的,談的事情和王爺與你我談的事情並沒有多大差別!我荀氏是儒家八派之一,家學淵源;弘農楊氏的曆史,自然是無法和我荀氏相比較,可弘農楊氏畢竟四世三公,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望族,更加上當年楊震有關西孔子的稱號,比起我荀氏來,那也差不了多少!”

荀衢急忙開口問道,“文若,你到底想說什麼?”

荀彧輕咳一聲說道,“那位王爺的心思不小!天下儒生不知凡幾,不管是哪家哪派為正宗,對天下格局而言影響力都不小,單單從胡孔明的號召力之中,就能看到其中威力!漢中王的心思,恐怕是想多扶持幾家儒學門派,雖說漢中王承認我荀氏子孫為儒門正宗,可也說了,隻是孫氏之儒!

既然可以有孫氏之儒,為何就不能有劉氏之儒?楊氏之儒?鄭康成兵敗被殺,那位卻厚待鄭康成,引而不發,之前有帖子遞上來,說是鄭康成為賊所挾,死於亂軍之中,請求為鄭康成追贈!為弟也沒太在意,可現在看來,那恐怕是王爺的意思,不過是先找人造造勢而已!鄭康成門生不知凡幾,其胸中韜略,在中原素有鄭學之稱!若是鄭康成死後膺榮,那朝廷就足以把持鄭學,其中利害,不必為弟多說,二位兄長也清楚其中利害吧!”

荀衢終究是老成持重,開口問道,“文若,你是說,漢中王打算儒門?”

荀彧搖了搖頭說道,“不是,而是分化!漢中王既然讓我門下傳授經文時以他所注的經文為基礎,想來楊太尉恐怕也答應了,到時候儒門不管怎麼爭鋒,那天下儒生,都不會忘了,為自己開蒙的書卷是漢中王所出,長此以往,漢中王在士林中的名望,未必比孔聖人差!”

荀衢繼續開口問道,“那文若以為,此舉對我大漢士林而言,是好是壞?”

荀彧猶豫片刻,才從嘴裏吐出來四個字,“好壞參半!”

“好壞參半?”荀衢思慮了好一會,才點了點頭問道,“文若,你倒是說說,怎麼個好壞參半法?”

荀彧開口說道,“好處,就是聖人經義,可以發揚光大傳下去,壞處,就是今後士林恐怕相互之間齷齪重重,在難以齊心協力,對廟堂形勢形成足夠的話語權!士族的優勢,也將逐漸消弭!”

荀悅急忙開口道,“文若,照你這麼說,那自然是大大的好事!聖人經義發揚光大,乃是不世之功!”

“迂腐!”荀衢輕聲嗬斥了一句,對於自家這位書呆子族弟,荀衢也懶得多說什麼,反倒是對荀彧那句好壞更加注重,當下繼續開口說道,“文若,若是按照你所言,這事情,乃是在不斷削弱我大漢士族,對於我荀氏而言,無異於自斷根基,又何談好壞參半?”

荀彧帶著幾分灑脫說道,“此舉對於天下士族而言,那自然不是什麼好事!可對於我荀氏而言,那自然是一件好事!若是我孫氏之儒廣為流傳,我等再做一番努力,到時候將家族荀卿抬高到和孔聖人一樣的高度,那將會如何?想來兄長比我還清楚!”

荀衢一愣,旋即撫掌道,“文若果真是大才!沒有千年王朝,可有千年世家!不管是以軍功立世的豪強,還是以學術著稱的士族,無有強盛千年者!唯有如同孔聖這般,將才學文品流傳於士子止口,讓人頂禮膜拜者,才能流傳千古!魯國孔氏嫡裔不斷,闕裏香火不絕,縱然衰落,那也是一時之舉,未見孔氏被見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