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1 / 3)

劉奇開口問道,“莫非此事還與當年道門化胡有關?”

劉思平靜地道,“夫君,雖然沒有關係,卻也相距不遠!若是夫君不嫌棄妾身絮叨,那妾身就將此事與夫君上一二!

鬼方又名易國,此易,乃是《易經》之易!《易?既濟》九三艾辭曰:高宗伐鬼方,叁年克之,人弗用。《易?未濟》九四艾辭曰: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所用伐鬼方者,季曆也!至此,周發跡與周原,成為西方諸侯之長,而後季曆因為實力強大,被文丁囚禁,絕食而死!

到了文丁之子帝乙繼位之時,為了討伐東夷,便隻得安撫西周,嫁妹於季曆之子姬昌,這便是《易經》之中所的帝乙歸妹,這便是周逐漸強盛,而商逐漸沒落之景,此事前後曆經近百年,想來夫君對這些曆史也有所耳聞!

妾身今日的是,便是高宗伐鬼方,高宗為何伐鬼方,而後商朝為何逐步對外討伐四夷,對外是賓服四夷,可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根據我朝探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氣候逐漸變冷,北方遊牧胡人難以生存,隻得逐步南下,為了生存,揮刀指向中原,這才有高宗伐鬼方之類的記載,在這近百年時間之內,商朝對外討伐蠻夷的記錄可不少,若是夫君有意,可以從《易經》等書之中細細尋找,雖然不完整,但蛛絲馬跡少不了!

而到了周朝,隨著周朝的開發,關症隴上等地已經逐步開化,到了西周末年,國朝不穩,看似是周幽王廢嫡立庶,可實際上,卻是因為氣候變冷,犬戎南攻,當時周朝國力衰弱,無力抵擋,這才有了平王東遷洛邑,至此周朝國力一落千裏,無力賓服四方屬國,才有了春秋戰國!

到春秋時期,氣候再次變寒,林胡、婁煩等東胡大部落,屢次侵襲,這才讓晉國一些公卿崛起,有了三家分晉的征兆,戰國末期,氣候轉寒,匈奴與林胡、婁煩等部落南侵,被李牧擊潰,再晚上幾十年,匈奴又意圖南侵,秦皇雄才大略,建長城,以數十萬大軍陳兵塞上,將匈奴阻擋在長城之外!

而這也成了暴秦的累贅,暴秦為了維持邊疆穩定,隻得加重稅賦,百姓不堪其苦,紛紛揭竿而起,等到我大漢立國之初,寒冷如舊,這才有白登之圍的窘迫,而等到後來氣候轉暖,孝武皇帝才能讓帳下精銳,追亡逐北,勒石燕然!

而近幾年,北方氣候又有逐漸轉冷的跡象,如今我大漢,可能抵擋得住?與其如此,夫君倒不如先放著呂布與曹操,等到子孫後世,再收複並州、幽州之策!先前夫君收複冀州之時,妾身就想要勸阻,可想想冀州畢竟是我大漢上州,還有並州與幽州在北方阻擋著,也就沒有勸阻夫君!”

聽到劉思一番訴,劉奇腦海之中第一時間就冒出了一個名詞:冰河時期!多地年平均氣溫都比正常標準低,夏則有大旱大澇相繼出現,不僅僅河北,就連中原、淮南、江南,甚至就連交州都會受到影響!而在中國曆史上,記載的最明確的就是明末的冰河時期,全國大旱,顆粒無收,冬季嚴寒無匹,內憂外患之下,才有了建奴的逆襲!

而劉奇隱約記得,殷商末年道西周初年,東漢末年到三國兩晉,唐末五代宋初都是冰河時期,隻是缺乏史料佐證而已!而想在從自家內人口中出,不僅僅有西周初年,還有東周初年,甚至戰國初年延續到漢初,都是冰河時期,麵對這些事情,作為大漢朝廷,暗中居然都有記載,想到這裏,劉奇不由得感慨,自己還是太看古人了!

當下劉奇呢喃道,“冰河時期!”

聽到劉奇的呢喃,劉思眼睛一閃,開口問道,“夫君,什麼叫冰河時期?”

劉奇平靜地道,“此睦,每過數百年,總有數十近百年旱災澇災頻繁,氣候變得極為嚴寒,縱然江淮南方地帶,冬日裏河麵也會結冰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