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初見司馬徽(1 / 2)

陽翟城外,一座低矮的小山丘,此山既無龍盤虎踞之勢,亦無神鳥振翅之姿,不過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山丘,不過,正是這座普通的小山丘,卻是無數文人學子向往之所,隻因名聲響徹大漢十三州的荀氏私學——潁川書院就坐落於此。

無有太多恢弘之勢,隻有一座略顯陳舊的門樓佇立在山下,門樓上掛著一塊普通的黑漆紅字木匾,匾上書著大大的四個字:潁川書院,落款:荀淑。字體並無太多出彩之處,唯一值得稱道之處便是,這字顯得格外遒勁有力,一筆一劃,入木三分,讓人頓覺一陣文人風骨撲麵而來,古樸大氣。

門樓兩側並無太多防護措施,隻是用片開的竹子紮起來的齊胸高的籬牆,唯一看得出有人氣的地方,大概就是籬牆上有新近修補的痕跡,端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唯一帶著些許風雅的地方,也許就是從門樓外就開始往山上鋪就的青石板路了,一塊塊青石被踩得光滑鋥亮,看著也是有人時常打掃的緣故,看著不著一絲泥垢,直往山上而去。

劉奇在門樓外佇立良久,倒是有幾個過往的學子,看著一幹人劉奇前擁後簇的模樣,不由的皺了皺眉頭,加快了腳步朝著山上走去。

劉奇輕輕晃了晃手中折扇,開口說道,“黃忠、霍篤二人隨我上山,其餘人在山下候著。”

一路上,看著各處搭建出來的小屋,劉奇心中忽然有了明悟,大概正是這些人,造就了大漢的文人風骨,哪怕閹宦擅權、奸賊誤國,這些人依舊挺著骨子堅持,錚錚風骨,終古不滅。

青石板路的盡頭,正對著一堵鏤花壁照,上有雕花瓦當,下有麒麟壁影,中間懸著一尊孔夫子的木像,壁照前方青石板上放著一個半人高的巨大獸雕熏香爐,絲絲縷縷青煙從爐蓋上鏤空處冒出,緩緩上升,在光影裏漸漸消散開來,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香氣。

繞過壁照,是偌大的空曠庭院,一群學子人手一卷書簡,三三兩兩的坐在席上,各自圍在一起討論著什麼,一株枝繁葉茂的榆樹下,兩名中年男子斜倚在樹幹上,一人手捧書卷,津津有味的讀著,另一人卻是雙眼微眯,靠在樹幹上打盹。

劉奇衝著榆樹下兩人抱拳道,“子慎見過二位夫子。”

鍾演放下書卷,起身拱手說道,“原來是子夫子,有失遠迎,還請見諒。”說完目光瞥向正在讀書的學子,帶著一絲歉意看向劉奇道,“都是些懶散之輩,讓子夫子見笑了。”

劉奇還未開口,就聽到陳群的聲音,“喲,這不是我們的子夫子嘛,怎麼,昨日覺得我潁川書院徒有虛名,今日打上門來了。”

劉奇聽到陳群陰陽怪氣的腔調,自然明白這是陳群給自己的暗號,當下帶著一絲輕視的語氣開口說道,“哪裏,哪裏,不過聽說潁川有水鏡先生司馬徽寓居書院,特來拜會一番。”

陳群怒極笑道,“那我倒要陪你去看看,在司馬老兒麵前你出醜的模樣。”

劉奇衝著鍾演說道,“鍾夫子,打攪之處,還請見諒。”說完趾高氣昂的衝著陳群道,“喂,走吧!”

陳群前邊帶路,二人從回廊中穿過,繞過平日授課的廳堂,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中被人特意開辟出一條小路,隱隱傳來一陣琴音。

穿過竹林,是一座頗為雅致的茅舍,劉奇還未走近,就聽到一人略帶沙啞的聲音說道,“琴聲高亢之處,必有英雄竊聽。你等是信也不信?”

另一人道,“司馬老兒,我便是不信又如何?”

“若我言中,不管來人是誰,隻要當得英雄二字,你需得為其駕車半年,你可敢應?”那沙啞聲音朗聲笑著,似乎是刻意說給躲在屋後的劉奇二人聽。

“你若輸了,又如何?”另一道聲音開口詢問。

司馬徽笑道,“我有觀星望氣之術、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之法、司馬穰苴之策,你可擇一,不知若何?”

那聲音說道,“好,我應了!”

聽到那人答應,琴音似乎頓了頓,隻聽司馬徽笑道,“陳長文,不知你還要聽牆角到何時?”

陳群麵上帶著幾分囧意,劉奇則是大大方方的走了出去,繞到院門處走了進去,院中,一人坐在席上彈琴,此人正是昨日所見的郭奉孝,另有一青年學子正在舞劍,其餘兩人一個抱著酒葫蘆斜倚在門框上,另一人一身老農打扮,屁股蹲坐在鋤頭把上,劉奇抱拳道,“子慎子罕之,前來拜訪,打擾了幾位雅興,還請見諒。”

那老農打扮的中年人一個激靈起身,從簷下取下掛在牆上的矮榻,放在院中,開口說道,“貴客臨門,請上座!”

劉奇走上前去,坐在榻上,朝著司馬徽拱手說道,“慎遠道而來,聽聞先生名聲,特來討教。”

“哦?”司馬徽略為驚奇的看向劉奇,“我擅觀人之術,難道公子也擅長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