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密詔(1 / 3)

送走了趙溫,劉奇呆在房中,苦思冥想著,這朝堂之上,到底是誰在暗中攪動天下風雲,可是任劉奇想破了腦子,也想不出來,到底是誰有如此才智和手段,能夠在暗中將這一個小小廟堂的水攪渾,不動聲色間將包括自己在內的天下群雄都算計了進去。

午後,就在劉奇有些昏昏沉沉的時候,賈詡推開門走了進來,開口說道,“主公,那吳碩說想要求見你,見不見?”

劉奇稍稍猶豫片刻,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帶他過來吧!”

劉奇起身出門,去洗了一把臉,等到劉奇推門而入的時候,吳碩已經在屋內候著了,劉奇自顧自走到榻前,端端正正的坐好,這才指著大床上另一個矮榻說道,“吳議郎,請坐!”

吳碩拱手道,“吳碩多謝侯爺賜坐!”

劉奇不動聲色的問道,“不知吳議郎前來找我,有何要事啊!”

吳碩拱手道,“如今天下百姓流離,民不聊生,天子受困於賊人之手,我大漢天下危在旦夕,侯爺也是高祖血脈,是我漢室宗親,還請侯爺不吝伸出援手,救天子於水火之中,挽救我大漢於危難之中。”

劉奇斜眼看了吳碩一眼,“吳議郎這是說的哪裏話?我劉子瑾雖然年輕,可以沒少讀聖賢書,再不濟也還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如今關中陷於賊人之手,我劉子瑾縱使想救天子,也是有心無力,師出無名,不僅麾下將士沒有士氣,恐怕本侯也會遭到天下士人的指責,到時候反倒成了亂臣賊子,天下人人喊打,反而會弄巧成拙。”

吳碩開口說道,“侯爺所言有理,隻是如今時機不成熟,去歲侯爺若是揮兵進入長安,如今天子早已重掌權柄,讓天下安寧了!”

聽到吳碩帶著埋怨的話語,劉奇麵露譏諷的說道,“本侯率兵打仗,到如今還沒吃過敗仗呢!再不濟也輪不到你一個小小議郎對本侯指手畫腳。”

“本侯如此做,自然也有這麼做的道理!”劉奇麵色冷清,目光直挺挺的看向吳碩,“你可知道去歲荊州蠻人叛亂到了何種地步了?本侯告訴你,先有武陵蠻、長沙蠻、零陵蠻、桂陽蠻,後又有江夏蠻和廬江盜賊,若非陸康還算有幾分名望,本侯早就提兵到舒縣城下,問一問陸康是如何剿匪的!”

劉奇麵目冰冷的看著吳碩,開口說道,“去歲剿匪,本侯損失多少兵馬,損耗多少錢糧暫且不談,你就給我說說,當時南陽百姓尚且食不果腹,更不要說靠著荊州不足去對抗西涼鐵騎,你吳碩吳議郎就告訴本侯,單憑著南郡一郡之地的財力,本侯如何才能剿滅西涼諸賊,要是本侯真的提兵北上,能不能保住長安還是兩說,可到時候荊州必丟無疑,到時候不成功便成仁,你且告訴本侯,該當如何選擇?”

吳碩毫不畏懼的看著劉奇,“襄陽侯,就是失了荊州又如何?就是有失了荊州的風險,也該提兵北上,守禦長安,保護天子安危才是!失了荊州不過一城一池之得失,但隻要救出天子,天子重掌權柄,到時候詔書一下,天下瞬息可安!”

“呸!”劉奇一口濃痰唾到吳碩的臉上,隨後麵帶厭惡的看著吳碩說道,“蠢貨,連天下大勢都看不清楚,也敢在此饒舌?本侯為何拚盡全力也要從袁公路手裏奪過南陽?那本侯就告訴你,隻因為本侯身為高祖子孫,流淌著我大漢的血脈,挽救大漢的頹勢,本侯在所不辭!”

“南陽本就與關中相連,又是我大漢陪都,如今形勢,本侯也隻有經略好南陽,才能伺機救出天子,讓天子有地方落腳,重振旗鼓!”劉奇看著吳碩,連連詰責道,“如今洛陽早已是一片白地,荒無人煙,關中又屢遭兵禍,除了南陽,你說說還有什麼地方合適天子落腳?到時候要是公卿百官連肚子都填不保,我大漢還有何威嚴可言?”

吳碩連臉上的痰都沒敢抹去,劉奇一連串的詰責和為難,讓吳碩不知道說什麼好,隻是懦懦的說道,“我,我……”

“我什麼我?”劉奇瞪著吳碩說道,“本侯未曾提兵北上長安,自然有本侯的打算,你們可以為了天子安危,為了你等官爵考慮,本侯還得考慮我大漢國祚的傳承,身受皇命,要是連一地都經略不好,哪裏還有實力談救我大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