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了戲誌才的消息,劉奇就開始著手準備了,得到呂布率軍北上兗州的消息,劉奇就暗中派遣麾下兵馬南下,將精銳囤積在了距離益州門戶魚複僅有百裏之遙的巫縣。
自從雲逸打長安歸來,被劉奇派往西川之後,劉奇就命令文聘為帥,廖化為副,二人率兵鎮守南陽,自率著一幹文臣武將回了襄陽。
襄陽城中,劉奇見過劉表以後,荊州一幹文臣武將就主動前來拜會,一時間劉奇倒有幾分苦惱,隻得閉門不出,告訴眾人自己身體不適,等到歇息兩日後召見眾人,一幹臣屬這才退去。
等到眾人退去之後,跟在劉奇身旁的陳忠苦著臉返身回來,開口說道,“主公,門外有個中年道士求見,我都說了主公今日不見客,可那道士就是賴在門外不走,聲稱非得見到主公不可。”
劉奇想到萬年公主所說,諸子百家的糾葛不休,莫非,現在這個時候,道家就找上門來了?劉奇稍稍頓了頓,開口說道,“速去請進來!另外,派人去請黃公過來一趟,就說本侯有要事相邀。”
劉奇看到那道士,含笑問道,“不知足下何人,來本侯府上有何要事?”
那道士拱手道,“廬江左元放見過侯爺,小道此次前來,隻為了從侯爺手上拿回我門中一物,還請侯爺不吝,將此物還給小道才是。”
劉奇看著那尖嘴猴腮,長發挽在頭頂,用一根木簪束著,身上著著一襲麻袍的道士,最引人注目的是此人額骨突出鼓起一個大包,偏生這大包上不知何故,似乎是受過傷,看起來帶著幾分青灰色,聽到這道士的話,左元放?還是道士,加上這幅扮相,那就是在三國時期留下鼎鼎大名的左慈無疑了。
劉奇帶著幾分輕蔑,指著左慈的額頭含笑道,“此真乃烏角先生也!本侯卻不知道,吾拿了你左元放何物?”
“襄陽侯也聽過小道烏角先生的名號麼?”左慈似乎並沒有聽出來劉奇語氣中的輕視之意,含笑道,“襄陽侯從汝南上蔡費氏拿了三卷《太平要術》,此乃我道家秘典,還望襄陽侯能歸還給小道。”
“哼!”劉奇冷哼一聲道,“此乃黃巾逆賊的東西,莫非你左元放與黃巾逆賊有所勾連?還是說張角等賊人作亂,背後就有你左元放代表的所謂道門支持?”
左慈拱手道,“侯爺明鑒!張角兄弟實乃我道門叛徒,此等妖人煽動百姓叛亂,我道門子弟也是痛心疾首,可小道卻不知這事情與我道門的《太平要術》有何關聯?莫非就沾上了太平二字,侯爺就要將我等與逆賊扯上關係?侯爺就不怕此舉傳出去惹得天下人嗤笑,平白墜了身份?”
劉奇看著左慈說道,“左元放,別說本侯沒給你機會,你且說說,你算什麼東西,這《太平要術》本是本侯剿滅叛賊的戰利品,本侯憑什麼交給你?更別說上蔡費氏勾結黃巾是不可抹殺的事實?莫非你左元放以為你空口白牙一句話,本侯就會將東西奉上?你今天要是能說出個一二來,此事還有商榷的餘地,若是說不出什麼道理,休怪本侯將你與那些逆賊一同處置。”
左慈看著劉奇,緩了口氣說道,“侯爺,如今天下道門,以小道左慈為尊,隻要侯爺肯將這《太平要術》交給小道,那小道就號召天下道門,前來為侯爺效力,助侯爺一統天下,不知道侯爺以為如何?”
看到左慈如此鎮定的模樣,劉奇含笑道,“左元放,這天下恐怕沒有這麼好的事情吧!你且說說,你道門有什麼要求?”
左慈伸出兩根手指說道,“第一,等到侯爺平定天下以後,需要尊我道門為國教,宣揚我道門法旨,不得組織我道門傳教;第二,我需要侯爺幫我道門除去潁川李氏、襄陽龐氏這兩家仇敵餘孽。不知侯爺意下如何?”
劉奇嘴角露出一絲譏誚,開口說道,“左元放,實不相瞞,去歲有人給本侯說過類似的話,你知道本侯是如何回答他的嗎?”
左慈輕一拱手道,“願聞其詳。”
劉奇眼中閃過一絲利芒,滿是威嚴的開口說道,“左元放,你也記住了,本侯也是我大漢宗室,有權維護我大漢的國祚,這天下,是我劉氏的天下,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本侯欲撥亂反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你道門要是乖乖聽話,配合本侯蕩平這天下叛逆,那本侯允許你道教典籍流傳,許你等開館授徒,若是不然,自此以後,這大漢十三州,再無道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