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劉奇的話,一旁聆聽良久的魯女生開口問道,“大司馬,既然天地之間,無處不存在著陰陽二氣,那不知道,什麼是真空?”
劉奇緩緩開口說道,“實際上是你思維陷入了一個誤區之中,無處不存在的,是陰陽二力,也就是我等所說的重。陰陽交融調和,方有氣,日月星辰大地之表,方有氣有,有氣之地,方才受重所影響。
所謂真空,便是要讓狀態如同在虛空之中一般,不受重之影響,如星辰於空,無有氣存於內,是為真空。氣亦有重,如吹鼓豬脬,內外氣之壓重不同,故豬脬有破裂之險。如水與油,混之則濁,澄之則涇渭分明!”
魯女生帶著幾分不可思議開口問道,“大司馬,這麼說,那東西!”
劉奇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沒錯,此物便是在真空環境下如同冶鐵一般冶煉出來的!”
楊彪笑著發問道,“大司馬,你之所言,萬物皆有重,現在又說不受重之影響,如此荒謬之言,豈不是自相矛盾?”
劉奇笑眯眯的開口,“萬物皆是相對而言,與太陰太陽相比,少陰少陰之力便弱不可言,但與人力相較,少陰少陽之力也非我等所能抵擋,此乃大小之別差也!若在朝堂之上,便是天子為尊,我等為卑,今日所處,本侯為尊,爾等為卑,若身處太尉府上,便是你楊公為尊,屬吏百姓為卑!
如斤鐵不過掌握之中,吾未聞有人可以握斤絲帛於掌中也!此為輕重之別,較金鐵而言,鴻毛為輕;與風雲之氣相較,鴻毛為之重!”
劉奇頓了頓說道,“這氣亦有輕重之別,聚之則重,散之則輕,如金鐵鴻毛相交,金鐵可毀鴻毛,吾未聞鴻毛可以穿金鐵者!昔日在蜀中隻是,本侯曾做天火之燈,可以為證,諸位不妨一觀!”
隨著劉奇的命令,早有人送上來一支準備好的天燈,也就是後世津津樂道的孔明燈,燈盞中的油被點燃,這孔明燈晃晃悠悠的飛上了天,場上眾多人物一時間也是目瞪口呆。
有了這驚異的一幕,眾人對劉奇所言也沒有了疑問,劉奇語重心長的開口,“我等與先賢之差,便是對大道認知之理,先賢所知之道未必廣於我等,但先賢所究之理,我等早已忘卻,天地萬物之道,道法自然,在座諸位都有不淺認知,可其中之理,有幾人清楚?這便是我等與先賢的差距,本侯今日論道,權且與諸位共勉,百工之技雖是小道,但其中之理卻早已為工匠所熟知,故這天下發展,離不開百工之技,爾等胸懷韜略,明道不明理,縱然心有所慮,又於天下萬民何異?還請諸位三思。”
劉奇的一番說教,讓眾人汗顏不已,雖然都明白了劉奇的意思,可是誰都無法反駁,劉奇拋出的偽命題,世間萬物之道,背後的原理都對天下萬民有益處,百工之技雖然是小道,可是背後的原理都被人們熟知,所以如今百姓生活日常之間都離不開工匠,你們雖然都胸懷韜略,但是你們所了解的知識,都是浮於表麵的道,其中的理,你們卻沒有弄清楚,對百姓又有什麼益處呢?
劉奇明裏指責他們所學對百姓有什麼益處,實際上卻是在暗中指責這些人,屍位素餐,身處高位卻不作為,換句話說,就是德不配位!偏生這些人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劉奇已經將大道的範圍闡述了,他們也無可爭辯,同時劉奇在這些人心中有潛移默化的植入了另一個概念,天道有常!
看起來沒什麼,可等到這些思想在這些人心中生根發芽,他們就清楚,探尋道理到最後,那就隻有一個結果,無規矩不成方圓,走到最後一步,那就是劉奇的理念,依法治國,縱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荀彧率先明白過來,彎腰朝著劉奇一拜,“大司馬今日講道,下官受益頗豐,日後定當以天下萬民為本,為我大漢效勞!”
看到荀彧的表現,荀悅自然緊隨其後,“荀悅不過泛泛之輩,今日聞得大司馬高論,如醍醐灌頂,今日之後,荀悅定當深究萬物之理,為我大漢昌盛盡力而為,不負身上官爵。”
陳紀、蔡邕二人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可陸康、楊彪二人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不說劉奇府上的掾吏,劉奇請來的人,廷尉法衍、匠作大將黃承彥都是劉奇一手推舉起來的人,南陽尹水壹雖然存在感有些薄弱,可暗中打出魏公子信陵君之後的身份,旁人也不敢小覷,可楊彪等人都清楚,水壹被推舉起來,完全就是劉奇一手推動,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借著魏公子學說的名頭,宣揚劉奇想說的話,攪渾諸子百家這潭渾水。
蔡邕、陳紀二人雖然是碩儒名士,可換一句話說,這二人都是博學多才之輩,名聲夠響亮,可和諸子百家核心傳承還真的沒有太深入的關係,就是有深入的關係,眾人也都明白,蔡邕是劉奇嶽父不提,潁川陳氏也和劉表是姻親,陳紀能夠坐上尚書令的位置,就足以證明陳紀的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