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3 苗蠻(2 / 2)

兵主就是戰爭之神。

從蚩尤死後,幾百年了,華夏和苗蠻之間沒有打過這麼大規模的仗。

直到我出生前的那七八年,三苗族第二次入侵。

三苗族和九黎族同屬於苗蠻的一個分支,在九黎族尚在的時候,三苗不過是九黎族統治下的一個小蝦米,成天遭受九黎族的剝削與壓迫。

蚩尤敗於逐鹿後,他的八十一個兄弟全部戰死,整個九黎族也四分五裂,猶如風中落葉,奄奄一息,麵臨著西北聯軍的追殺,殘餘的九黎族人逃回了苗蠻,有的躲進了深山老林,有的並入了三苗氏。

逐鹿之戰,不僅使黃帝大人走上了曆史舞台,也為之後三苗氏邁入曆史舞台奠定了基礎。

基礎已經準備好了,又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三苗氏的實力已經不下於當初的九黎族了,他們的野心也在漸漸膨脹起來了。

終於在那一年,三苗氏大酋長有苗氏不甘心獨居一偶,集結所有的三苗兵力,揮師北上,這一仗,聲勢甚至超過當年逐鹿之戰。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還是步上了九黎族的後塵。

丹水一戰,打的三苗二十年不敢動彈。

那時候,唐堯大人即位帝君的時間還不是很長,他和現在的我一樣,年少氣盛,不可一世,睥睨天下。

三苗簡直就是在老虎嘴裏拔牙。

差一點,他們就成功了,但是幸虧差一點,老虎的牙沒被他們拔掉。

唐堯大人可沒有當初黃帝大人那麼好的脾氣,還讓一大半九黎族人逃回了苗蠻,這一次,有苗氏帶來的三苗族人幾乎全部交代在丹水。

包括他自己,也身受重傷,差一點兒死去,後來,被苗蠻一個叫方相的神醫給救活了。

那一戰,也是鯀第一次掌握華夏兵權,後來直到鯀被唐堯大人誅殺之前,都是華夏最高兵權統帥。

縱然是重華被唐堯大人指定為攝政王之後,依然無法動搖鯀的軍部一把手的位置。

鯀的影響力,就是在這一戰中開始打下的,誅殺了幾萬三苗聯軍,這樣的功績,重華即便是治了十年水也難以比及。

後來要不是帝君眼看鯀的實力一天天座大,太過於忌憚,不得已設計將他誅殺在羽山,那麼後來我們的政變也不可能成功,重華也沒有機會名正言順的從攝政王當上天下共主,九州帝君。

因為還有那個人的存在,丹朱,帝君的兒子。

有苗氏在丹水遭受到重創之後,幾欲死去,本來準備在苗蠻度過餘生,垂垂老矣,可是丹朱,給了有苗氏卷土重來的機會。

那又是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丹水之戰,既是帝君的揚名一戰,也是鯀的立威一戰,這一場戰役的規模,超過了逐鹿,三苗人的凶猛,超過了九黎,有苗氏的野心,也不是可比。

這是苗蠻第二次大舉入侵華夏和東夷,轟動了九州各地。在此之前,中原地區一直是以華夏為主,東夷次之。

可是我沒想到,遭遇這次慘敗後,苗蠻居然還有第三次死灰複燃的可能,並且真的做到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苗蠻的這一把大火,幾乎燒掉了半個東夷和華夏!

這之前不久,重華為了增強東夷和華夏的關係,來到媯汭城增強兩方的互通有無,也為了抵禦三苗人。雖然重華很少出門,但是他的名聲卻早早通過華夏傳到了我們東夷,因為象的緣故!

無巧不成書!

也就是在苗蠻第三次大舉進攻東夷和華夏的時候,同時也是我和重華第一次相遇的時候。故事,就在這裏,正式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