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馬”到什麼地方去了?六將軍快來接。”
楊嘯哈哈一笑,這一回沒有遲疑,馬上接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異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首詩的第六句巧妙地回答了“馬”不見了的原因。
太師王澤搖頭讚歎,“六將軍真是好才華,老夫佩服。”言罷,有自斟自飲了一被罰酒,同時,用心想了一首比較難的詩,希望能難道楊嘯。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
蜂紛紛過牆去,卻凝春色在鄰家。
太師王澤第五句中漏掉了一個蝶字。“蝶”飛到哪裏去了呢?“六將軍,來來來,這一首,你要是再應上來,老夫就甘拜下風。”
太師已經喝了不少了,盡管人還在那裏坐著,估計他的眼神以及意識都已經不中用了。
不過,楊嘯還是很認真地接了第三首詩。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太師王澤已經口齒不清,“六,六將軍,果然好文采,老夫,老,真是佩服。”將最後一杯罰酒喝下肚以後,太師王澤已經是神誌模糊,“咦,我的寶貝女兒哪去了?”
王貴妃聽到父親找自己,連忙說,“父親,你又喝多了,你看我不是在這裏嗎。”
太師王澤眼皮睜不開,就不再理會,躺在椅子上昏昏睡去。王夫人見丈夫爛醉如泥了,就囑咐女兒好好款待楊將軍,自己扶著太師回寢室睡覺去了。兩人一走,楊嘯立馬將將嬌楞的王貴妃摟到懷中,開始了風下麵下麵下麵流行動……
第二天,楊嘯很早就離開了太師府,因為,今天早上晉王殿下從瓦橋關回來了,楊嘯要準時參見這位還沒有見過麵的王爺,大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太師王澤第二天早晨是被王夫人用涼水澆醒的,“老爺,今天晉王殿下回來了,你不過去參見?”
太師王澤拍拍腦袋,“哎呀,你看看,我怎麼會醉成這樣?險些要誤了大事,趕緊給我更衣。對了,昨天我和誰喝酒的?”
“爹爹!”王貴妃嬌嗔著說:“你不是和楊將軍喝酒的嗎?還跟人家鬥酒令,結果一局也沒贏。”
“哦!”太師王澤慢慢想起來,又拍拍腦袋,“這楊六將軍真是文武全才啊,想不到老夫居然會輸給他,怪不得晉王殿下要收他做幹兒子,咦,楊將軍人呢?”
王貴妃道:“人家昨天晚上見你喝醉了,告辭早走了。”
王澤點點頭,穿好了官衣,坐了轎子來到晉王府。
晉王殿下的待客廳,已經坐滿了人,兵部侍郎潘仁美,還有兵部的幾名高官,再就是五城兵馬司的幾名武官,陶三春也出現在這裏,正一把鼻子一把淚第對趙光義哭訴汝南王被害的經過。
經過晉王殿下開導,加上楊嘯帶回來的消息,皇上已經答應讓步,三個條件全部應允,汝南王妃若有後,世襲王爵。一件滾龍袍送給陶王妃出出氣,還有就是誰升任五城兵馬司一職。無成營的眾將官全都保舉楊嘯出任五城兵馬司,趙光義當然願意自己的幹兒子,問潘仁美,潘仁美自然也沒有意見,尤其是陶王妃也極力推薦楊嘯,趙光義說:“既然是這樣,我就進宮奏明萬歲,寶劍楊嘯出任五城兵馬司,三嫂,我兄長和汝南王乃是八拜之交的好兄弟,他之所以一時糊塗,一定是聽信了小人之薦,這件事,咱們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現在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撒葛在紫荊關屯兵四十萬窺視中原,我們大意不得啊。”
這時候,太師王澤趕到,與晉王殿下見禮之後,眾人落座,因為晉王趙光義長官兵部,今天到會的幾乎全是手握大宋兵權之人,晉王趙光義首先開口說:“太師也來了,我給大家先引見一個人。”
下垂首,一名年約四旬的中年文士站起身來,晉王趙光義說道:“這位先生,乃是太原侯程世傑的心腹謀士,名叫武元夕。”
武元夕衝在座的諸位施了一禮,晉王示意他坐下,“列位,武先生乃是一名精通五行八卦的奇人異仕,我這次招撫山西,之所以將他帶回京,大家可知道為什麼?”